那些永远活在幻想里的的独居老人

01

事隔2个月后,民警先生终于发现了我。

我躺在卧室门后,身子早已腐烂,我努力地回想我留在人间的最后一刻。

“喔,我记起来了”。

“中秋节,是17年的中秋节”。

我告诉自己,孩子们是不会来了。

孤独、无助、自责和漫长的等待,将我彻底压垮。


02

桌上的红烧肉热了3回后,汤汁也干掉了。

邻居家的小孩子总趴在窗户上望着我,看我一顿饭菜吃3天。

他们不知道,我吃的津津有味哩。

看着眼前这些菜,幻想着孩子们围在一起吃饭的场景,

心里乐了,一个人也欢乐。


独居老人,是指丧偶、离异,但子女尚在的老人。一个人生活,一个人过四季,逢到好时节,和子女见上一面,他们在日夜幻想中,度过惨淡的下半生。独居老人心理大多不正常,比普通老人多了敏感和脆弱,她们整日将自己封闭起来,躲在房间里,她们不愿与人交谈,独来独往,所以,邻居发现她们,多数靠着尸臭。

“独居老人”死亡的案例,正在与日俱增。在日本,这个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里,“孤独死”约占老人死亡的“四分之一”,每年夏季,是孤独死的高发季节,进入本世纪以来,日本许多老人都孤独的死在家中,有的死去多日,多月,甚至多年,化成一堆白骨才被发现。

反观中国,目前的“独居老人”多吗?死亡率又是怎样的?在中国青年网发布的一则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

57岁的康健与妻子离婚十余年,膝下无子女,在家中死亡三天后才被发现;

山东65岁的独居老人疑因突发心肌梗塞死于家中,后被女儿发现;

11月,四川广元市朝天区汪家乡一名老人在家中去世数日后才被发现,死者身体已僵硬;

10月,山东独居老人死于家中多日,尸体被村中狗啃食……


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独居老人”惨死在家中的事件与日俱增,不仅在老龄化高的日本,在中国,也是司空见惯。四川大学法学教授左卫民表示,预计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30%,独居老人的数量将日益增多。

“独居老人”群体不断庞大,与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是脱不了干系的,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自实行以来,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了,现在很多家庭都是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离开家另组新家庭后,容易造成独居老人的产生。

此外,现如今,4-2-1的家庭结构成为主流,一个年轻人,需要照顾4个父母,1个孩子,以及夫妻两人,压力显而易见。加之,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希望父母过多的干涉自己的生活,当有一定的能力之后,都会选择”逃离“父母,去过自己的生活,有独立的”自由空间”。家庭的养老功能日益削弱,原来由家庭承担的老人赡养功能转向社会养老服务。

独居老人群体增多的另一个原因:年轻子女责任缺失。时代越发展,孝道观念越缺失,为了唤醒年轻人的孝道,在母亲节,父亲节以及一些传统节日,各大商家和平台,都会从“孝道”出发,倡导关爱父母的理念,虽然带着浓重的商业性,但是在某些方面,也着实起到了一些好的效果,年轻人喜欢从浓厚的氛围,获得勇气,去表达不擅长的东西。


孤独,无助,自责和漫长的等待,是每个独居老人每天都要经历的事情,她们只是被遗忘的大孩子,变老,并不是她们所能决定的,如果可以选择,如果没有病痛,她们绝不会这样苟延残喘的活下去,成为累赘,成为孩子们极力撇清的包袱。

愿老人们都能被这世界温柔以待,愿年轻人经常回家看看。她们什么都不缺,只是缺少陪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凡的人,我想好多人都这么想,自己是不凡的。自己这辈子注定不凡。 我以前也是这么想的,但是不知...
    水果仙生阅读 302评论 0 0
  • 1.恐惧更多时候是源于不了解和不自信,一旦战胜自己,发现然你所畏惧的原来不过是只纸老虎。 2.获得陪伴的前提是首先...
    蚌中沙砾阅读 142评论 0 0
  • 3月10日纪梵希去世了,世间再无“奥黛丽赫本与纪梵希”。 女孩们对纪梵希都不会太陌生,他是法国著名时装师,同时,他...
    清裔阅读 2,058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