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我就知道逻辑思维,但我对他无感,仅仅只是路人关系。但是最近不知道什么机缘巧合之后我对他产生了兴趣,于是我下载罗胖的“得到”APP。打开界面看到的就是一句:30分钟搞懂一本书。从那一刻开始我根本就不需要去深度研究这个app和考究他的知识卖点是什么。在我眼里,任何的“搞懂”学识都是没有办法去用是时间去衡量的。我点开粗略的扫描了一下,大部分的都要钱才能听,免费的却之后短短的几分钟对各行各业的讲解和心灵鸡汤。
私认为任何以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就认为自己每天都在学习生活如此这般的充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肯定能升职加薪当上副总裁,这类型的人最多只能活在社会的下阶层(我们家楼下的保安也在听罗辑思维),因为他们没办法辨别真正的学习是什么?学识是什么?如果真正的学识可以通过“听”就可以获取的话?那未免也太简单了吧?只有听够钟数,我是否也可以拿个诺贝尔文学奖,矛盾文学奖之类的?得到APP和罗辑思维里面的推送范围小到清洁阿姨的工作细则(比喻)大到宇宙黑洞的形成和未来走向的预测,什么天文,地理,经济,历史,文学,就业,房地产,互联网,量子力学,数学等等等,稍微有点逻辑能力的都知道,一个用“学识”去标榜自己的产品,内容涉及广泛到令人乍舌,都能分辨他们的专业程度并不高,可信度不高。
尽管“得到”这个APP里面请了不少“学者”去为大家讲课,讲解各个领域的的疑问。但是偶尔听听历史,听听经济,听听房地产,听听股票。那么这些知识点都是没办法堆积、拼接起来达到一个可以改变自己生活的高度。在听的过程中就已经省去了许多细节的东西,讲解的人将的更多的是通俗易懂的解释,估计听的本人不是该领域的人也很难去向别人进行更深层次的讲解和解析吧,自己也没办法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再者,尽管自己只听历史,这也是没有办法学到历史知识的,即使从山顶洞人年代一直听书(30mins)听到21世纪那这些学识还是没有办法进行拼接和记忆的,因为30分钟听到的内容有限而且都是被讲解人进行过挑选的,碎片化的知识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办法将知识和知识之间进行连接,没有办法达到更高的高度而且记忆难度大。所以罗辑思维这些产品,只是听在自己知识领域范围且有辨别真假的能力之内的,要是疯狂热爱的,把它当做自己走向人生巅峰工具的话,那未免也太没逻辑没思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