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夜晚的图书馆有点安静。略微有点不适应。

或许是清明将至,溶于血脉的宗亲传承隐隐躁动,无数漂泊的学子开始怀念草长莺飞的故里,隐约间嗅到从远山袅袅而来纸钱燃烧的味道,恍惚间听见黄土地下一代接一代祖辈的呼喊。浮萍无根的游子终究没能抑制住囚于异乡的孤寂,趁着漆黑的夜色,采一段月光,撷一片清闲,坐在颠簸的绿皮火车,叨念着“回家……回家”

自小时起,那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偏偏成了这时节的代名词。清明,不止是雨,其中最大的主题便是祭祖。似乎自古便有了“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的习俗。

那时还小,宗法传承,血脉相亲的意识似乎太过狭隘,大都局限在了素时“小家”姊妹和睦,春节之际叩拜同族长辈的桎梏里。现在想想,中国人大多还是重“人世”的。一丝不苟的信奉并遵循的孔老夫子教导“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的真理。长大后,才能也才会懂得,还有一方亲情埋没在黄土里,不曾相见相视,亦没有相亲相依。但奔腾的血液里总会有相似的传承,纵使相隔千山万水,身处异地,也总会在花烂漫,乍疏雨的时节里重归故里。

似乎这样的日子注定是悲伤的,但悲伤却不是唯一。

古文有载“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是的,仲春已过,暮春将至,红杏粉桃争奇斗艳一方总是难免。踏青偏偏正在这时。《兰亭序》中有记载“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不错的,迁客骚人也不免于这等大好时节举行风雅集会,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共“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谈及清明,总有太多的情愫情怀在里面,剪不断,理还乱。

无故嘲讽自己文化浅薄,也不是没有道理。

写到这里,抬头看看四周,人大都已经散去,笔罢,准备回去。

虽说清明回乡祭祖只是不能,但明日踏青游玩也是好的。

嘻嘻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
    屈冰阅读 4,003评论 36 55
  • 要说清明节,首先就要说说清明节的来历了。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
    七哥呀阅读 2,064评论 1 17
  • ——我啊我啊走过这十九年的青春喜欢你最诚恳。 ——不惑不惑,有你如何不惑... ——老教授,你喜欢我吗? ——这位...
    柳柳儿呀阅读 243评论 0 0
  • 愿每个人都能被这世界温柔相待
    _骨头阅读 84评论 0 0
  • 好多年没有敲过文字了,突然间发现,身边老老少少都成了文人墨客,瞬间有种傻傻的站在原地呆呆梦游的感觉。 前尘往事,恍...
    泛若之舟阅读 35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