酆都游记

宋朝有个叫何思明的人,自号烂柯樵者。他精通五经,尤其对《易经》颇有研究,一心钻研人性之学,却特别反感道教和佛教。

在路上碰到道士、和尚,他总会毫不客气地斥责:“士、农、工、商四民里,就算不当读书人,去务农、做工、经商,不也挺好?何必干这行!”

他还写了《警论》三篇,每篇都洋洋洒洒几千字,主旨是宣扬天理、批判歪理邪说、纠正人心、维护社会教化。

何思明批判佛道将“天”人格化、神权化的迷信观念,主张“天即理”的哲学本质。强调天并非具象神灵或等级化的多重天界,而是万物之理的本源,反对“天师”“天妃”等僭越天理的虚妄之说;同时提出“己之天即天之天”,将天理内化于心性,指出人通过澄明灵台、恪守三纲五常,可使内在心性与天理合一,吉凶祸福皆源于心性与天道的契合程度,从而倡导以道德自律替代外在鬼神崇拜,强调伦理自觉与精神自省才是真正的“法天”之道。

正丁酉年正月初六,何思明突然生病,没几天病情就加重了。学生们按照习俗,私下为他祈祷。

何思明知道后,教训他们说:“你们读了不少书,还不没真正明白事理?鬼神难道能用酒肉贿赂?人的性命难道能用纸钱买?这是在骗谁呢?骗天吗?”

当晚,他就去世了。不过,因为他胸口还有点温热,他的学生们没有马上让他入殓,而是围在旁边守了七天七夜。

七日后,他的学生们突然发现何思明的身体微微动了一下,接着有微弱的气息从他鼻子里呼出来。众人赶忙捣碎姜汁给他灌下去,过了好一会儿,何思明睁开了眼睛,到天亮时,他的呼吸也恢复正常了。

十天后,何思明能说话了,他把弟子们叫到跟前,说道:“道教和佛教影响深远,鬼神之事真实存在,这太不可思议了!以前我太固执,不知天高地厚,诋毁道教和佛教,结果不仅被削减了官职和俸禄,还差点丢了性命。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

弟子们请他讲讲详细经过,何思明说:“孔子说过,君子不谈怪异之事,但有些事也不能不让你们知道,因果报应是真实不虚的。我病重的时候,看到两只苍蝇落到床前,眨眼间就变成了人……”

接着何思明开始讲起他这些天的经历。

正月初六那晚,何思明看见两只苍蝇落到床前,眨眼间就变成了人。这两人都穿着青衣、戴着黄巾,额头系着红布,向何思明拱手行礼道:“奉命来请您。”

何思明问:“谁让你们来的?”

二人回答:“内台。”

何思明说:“现在世道混乱,道路不通,我怎么去?而且我在那儿也没熟人。”

二人说:“是酆都内台。”

何思明又说:“我是个读书人,不知道什么酆都内台。”这两人一听就生气了,把何思明装进一个渔网状的袋子里,袋子是用细绳编成的。

何思明坐在袋子里,被他俩提着袋子在树梢上飞奔,何思明能感觉到树梢不停地扫着袋子,沙沙作响。后来,他们进入了一片云雾迷茫的地方,四周茫茫一片,没有边际,波涛汹涌,还有一股腥风扑面而来。可那那两人却像在平地上走路一样,何思明在袋子里也没觉得太难受。

又过了半天,终于有了路,二人把何思明从袋子里放出来。押着何思明经过一处关卡,守关的人高鼻梁、深眼睛,头发卷曲,满脸胡须,长得像西域人。

他问黄巾人:“什么篆?”

黄巾人回答:“朱篆。”

这时,又有两个穿黑衣的人,押着一个男子和三个女人过来,守关的又问同样的问题,黑衣的回答:“黑篆。”

守关的说:“可不能马虎,仔细看看。”他们各自拿出一块牌子,大概一寸半长、一寸宽,一个牌子上是红字,一个是黑字,何思明都认不得。

守关的看了后说:“没错。”就放他们进去了。黄巾人带着何思明沿着左边的走廊走,那些人则沿着右边走。

何思明忍不住问:“这是什么地方?”

黄巾人回答:“这是酆都第一关。”

何思明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死了,又问:“你们拿的牌子,为什么有红、黑之分?”

黄巾人解释道:“地府抓人,要是暂时来一下还能回去的,就用朱篆;要是永远回不去的,就用黑篆。”

何思明忍不住叫起来:“这么说,我还能活过来?”

黄巾人说:“虽然能活,但过程很麻烦。”

何思明看他人还不错,就求他:“我这次能不能顺利回去,全靠二位帮忙了。”

黄巾人说:“这都是有人安排的,我可没这个能力。”

走了几里路,何思明随着二人来到一座铁城前,城门的守卫问的问题和之前一样,而且问得更仔细。很快,几人就到了台府。

黄巾人对何思明说:“你虽然没犯什么大罪,但阴间的规矩很严,和阳间可不一样。”

说完,他用绳子绑住何思明的脖子,拉着何思明进去。几人先经过冠服司,那里的负责人让何思明脱下衣服和头巾,说:“送去寄自房保管。”

何思明只穿着短衣,头发凌乱,脖子上绑着绳子继续往前走。

到了仪门,一个黄巾人先去通报,不一会儿,他带着五六个人出来,把何思明押了进去,让何思明跪在台阶下。

台上坐着的长官穿着像帝王的服饰,身边有很多侍卫。他问何思明:“你是不是衢州的儒生何思明?”

何思明回答:“是。”

台尊先是批评何思明曲解了儒学真义,认为其固守狭隘之见,告诉他真正儒者应贯通天地至理、调和万物,具备超越鬼神的圆融智慧;又指斥对方以僵化思维否定佛道神权体系,将经典中“天王”“天子”等象征性表述(如《春秋》称周王为“天王”,《诗经》以天喻君)机械解为天有亲属等级,暴露出他做学问的闭塞性——既忽视儒家经典对天的拟人化修辞传统,又陷入非此即彼的逻辑困境,最终沦为狭隘浅薄的“伪儒”,背离了儒学通达天地、包容万象的精神本质。

随后,他让人拿来何姓的簿册,在何思明的名字下面,用红笔划了一下,又在旁边批注了一些话。之后告诫何思明:“你本来能当六品官,但因为你不敬鬼神,现在降为七品。”

何思明赶紧磕头谢罪,请求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台尊对一旁的侍卫说道:“此人表面顺从却心怀非议,退下后恐仍暗中非议。让他去省业司看看,杀杀他的悖逆之心。”随即几名侍卫将何思明拖拽下去,交给黄巾人押送至省业司。

于是,几个侍卫把何思明拉下去,交给黄巾人,带往省业司。何思明跟着黄巾人到了省业司,他看见这里有一座宝塔,旁边站着一个和尚,周围摆满了香烛和幡幢,灯火通明。

黄巾人上前向和尚行礼,何思明也跟着拜了拜。和尚打开塔,拿出一颗大珠子,放在金盘上,黄巾用双手捧着珠子在前面走,何思明跟在后面,周围一片昏暗。

何思明问:“这和尚是谁?”

黄巾回答:“是导冥和尚。”

何思明又问:“这珠子有什么用?”

他说:“这是地藏王菩萨的愿珠。此处罪孽之气太重,全靠这颗珠子的光芒照亮。不然的话,黑暗中的那些个鬼王会挖人心肝吃,罪人就别想出去了。”

几人先来到“勘治不义之狱”,这里用砖砌了一条长长的槽,里面堆满了炭火,火焰烧得通红。狱卒叫罪人跪在槽边,拿出一根手指粗细的铁条,直接刺进罪人的眼睛,然后像串鱼干一样,把十几个人串起来吊在上面。

黄巾说:“这个男子活着的时候,对兄弟不友爱,轻视伦理道德,只看重钱财,所以才受这样的惩罚。”

接着,几人又到了“勘治不睦之狱”,里面关的都是女人,老老少少混在一起。每个女人的舌头上都挂着一个钩子,钩子上悬着一个西瓜大小的圆石,不停地旋转,她们的舌头被扯出一尺多长,痛苦不堪。

黄巾指着说:“这些女人活着的时候,不能和家人和睦相处,不遵守妇道,搞得夫家四分五裂,像仇人一样,所以受到这样的报应。”

东南方向有个稍大的监狱,叫“阎浮总狱”,里面关着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他们没让何思明进去。总狱的北边是“剔镂”狱,狱里的人被绑在柱子上,以利刃如编织蓑衣般密集割划其体肤,再持小扇扇动伤口,使翻卷的皮肉簌簌颤动;继而浇淋滚烫的醋液,令受刑者痛极昏死,待苏醒后复以冷水泼洒,皮肉看似复原如初,如此循环施刑十余次。此刑专用于惩治世间极恶之徒——那些残害良善、暴虐无道之人。

与“剔镂”狱相邻的“秽溷”狱,全狱就是个巨型粪池,里面粪汤沸腾翻滚,恶臭熏天难以靠近。鬼卒以长叉将罪人叉入池中烹煮,罪人在沸粪中沉浮挣扎,须臾间皮肉溃烂,化为蛆虫。鬼卒再用竹箩捞起蛆虫,倒入锅中细细翻炒,蛆虫瞬间焦黑成灰,随后泼洒粪汁淋之,灰烬复聚成人形,如此循环施刑十余次。

何思明问:“这是惩罚什么人的?”

黄巾说:“这是惩罚那些在世上诋毁他人的小人。”

看完这些,几人商量着:“不用全都看完了,直接去下一处吧!”

于是,几人离开这里,走了一百多步,进了一扇门,门上写着“惩戒赃滥”。这里也是个大监狱,十几个人被剥光衣服躺在地上,几个夜叉模样狰狞,用铁索牵着八九个饿鬼过来。夜叉抽出刀,在那些裸身之人的胸、腿上割肉,放进锅里煎,然后喂给饿鬼吃。饿鬼吃完,夜叉又接着割,一直割到只剩下筋骨才停手。

过了一会儿,一阵阴风吹过,那些人被割的肢体又恢复如初。监狱里还有铁蛇和铜犬,咬人的血髓,犯人的惨叫声惊天动地。这些犯人都是阳间的高官,他们手握大权,却收受贿赂、欺世盗名。有的在任上表面廉洁,私下却收受贿赂;有的在乡里仗着官势,干涉公事。只要是那些损人利己的家伙,都关在这里,其中还有一两个是何思明认识的。

参观完监狱,几人回到省业司,把珠子还给和尚,然后去台府复命。台尊又教训何思明说:“现在你应该改过自新,别再犯以前的错。要是还不知悔改,绝不饶恕!”

说完,他让黄巾人送何思明回去。这才解开何思明脖子上的绳子,去冠服司取衣服。黄巾人说:“您在这儿等着,几人去拿通行符,然后送您回去。”

过了一会儿,他们回来对何思明说:“这次走捷径,不走原路了。”

于是,何思明和他们一起出发,经过好几道关卡。其中有一道新关卡,叫“蜉蝣关”。把关的人知道何思明是儒生,便想让何思明写一篇《蜉蝣关铭》。

何思明问他为什么取这个名字,把关的人说:“凡是鬼魂要去人间投胎的,都从这里出去,但没过多久又会回到阴间,就像蜉蝣一样,朝生暮死。”何思明按照他的要求写了几句话:

有崇者关,镇厚地也。有赫其威,把关吏也。

名之蜉蝣,精取义也。凡厥有生,自兹逝也。

去未逾时,旋复至也。何殊此虫,一日毙也。

南阎浮提,光阴易也。幢幢往来,曷少憩也。

请视斯名,悟厥譬也。六道四生,早出离也。

逍遥无方,证忉利也。举为天人,关可废也。

敬听余铭,发弘誓也。咨尔幽灵,守勿替也。

把关的人看了很高兴,马上放何思明走了。二更天的时候,何思明回到家,看到自己的身体躺在地上,灯放在头边,妻子和弟子们围在旁边痛哭。这时,黄巾人猛地从背后推了何思明一把,何思明一下子就跌进自己的身体里,然后就醒过来了。

从那以后,何思明一直担任知县。在任期间,都秉持清正谨慎的原则,没有任何污点,人们都称赞他廉洁奉公,这大概是那次经历让他有所警醒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