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词叫“浮躁”。
浮躁着我们便开始乱想来回思考,于是就迷茫了。
这个年龄这个阶段会迷茫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高三的上学期下学期前三四个月总会有很多同学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比如我那会儿是老失眠,一失眠又头疼,听到一点点声音就睡不着。
当时班里还有些同学是听到一点声音都学不进去;或者听到别的同学问老师题就特别烦燥;或者浑身无力整天没有精神;冷漠易怒……
相比这些,这些大多数都是因为神经过度紧张了。而有些就是简单的浮躁了,因为想玩而学不进去了。
然而学也学不进去,玩也玩的不安心,带着一腔勇气和洒脱又怀着战战兢兢的心聊你的天,刷你的抖音,谈你的恋爱。
刷到励志鸡汤励志了三秒,然后又继续刷手机,听惯了“把心收一收吧”“都高三了,要自律!”
“都尼玛什么时候了,还说些这话”。对啊,你听了好多遍,然后说“道理都懂,可是臣妾就是做不到呀!”
而我们这些人的作用就是在你一次又一次浮躁时一遍又一遍提醒你。
直到你真的见得多了,看的通透一点,能够静心沉浸进去了,浮躁的次数可能就少了。
而我在这里也只能提一些建议。
1. 多看向那些努力的人
注意是看向努力的人,不一定是成绩很顶尖的人。成绩很顶尖的你不一定能看到人家的基础和思维方式,他们也不一定都能一眼看出来很努力,有些东西是从小到大成长的思维和心智,这些你看不到。但是你身边努力的人都是你的贵人,不一定是要复制人家的学习方法,但是他的劲头和兴致能给你带来很大的鼓舞和感动,你身边的人来带动你不比你刷励志鸡汤管用?
2. 有时候学不进去是没有办法立即看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分数名次什么的不是一下子都能涨很多的,往往带有不确定性,于是就不知道自己到底努力个啥,都学了些什么。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列个时间表或进度条,并且要列出详细的内容,你懂的,我说的不是字数多,而是细分的内容,比如“今明两天把三角函数专题整理完成”,而不是“两天弄一个专题”这种p话。每完成一个任务就用笔打个对勾或者将进度条涂色,一件一件事慢慢来,你再回头看就会发现自己做了好多。
这个时候,要是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那就不要再多看那些难题了,把重点放在基础上,整理常考题类型和模板,后面那些难的题就一个星期搞一两道就差不多可以了。把常考题搞熟悉,做题就会很顺,成就感也就来了,那些老难题必然是很难给你成就感的。
3. 学习的仪式感—“笔不离手”
桌子干净简洁,其他软件都在后台杀掉,不管怎么样手里都要握一支笔随时准备写下什么东西,网课期间,很多时候容易跑神就不知道记什么东西了,然后跑神就更远了。所以我们那个时候老师都让我们“笔不离手”。
4. 多一嘴讲恋爱
我对高中生的恋爱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这个主要是看人呐。有些娃你学习都搞不了你还想搞对象?搞对象这玩意儿比学习要复杂的多,你要是深陷其中它会比学习更令你烦恼无力甚至痛苦。所以你还是先搞学习吧,以后再慢慢吃爱情的苦吧。
5. 你的动力是什么
当时老师说:“你们为什么读书?难道是为了我们吗?还不是为了你们自己?“
这时候班里一娃抢话到:“为中华之崛起!“
全班同学笑。
可能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那等胸怀和志向,现在也有很多老师跟我们说“其实也不是为了自己而读书“除了自己的梦,自己所向往的行业的发展,还有对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的一份责任和期待。
6.玩一玩也没啥,我有个好朋友,她上网课期间作业很多但是写的老快,十一点多写完作业,而我怎么也写不完还差了好多好多,于是后来她就看剧看到十二点多,第二天也不瞌睡,作业依然搞得老快。我永远写不完。你要搞得定那你就玩会儿也没啥。
前提是你搞得定。
祝你们早日找回自己的节奏,高考加油。
就酱紫,撒由那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