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两忘 厚积薄发 敬事如佛

大有寓意的小故事,来自一本说禅的书,转述于此,也分享给朋友们。

故事一

一位小男孩,很苦恼地问禅师:

“您说过的禅理,我又忘记了,可是我总是不敢来问您,怕打扰到您。”

禅师和蔼地请他先去点燃一盏灯。

小男孩不解,但还是去点亮一盏灯拿来。

禅师请他用这盏灯再点燃两盏灯,小男孩照做了。

禅师问:“你看,第一盏灯有损失吗?”

“没有。”

“那就是了,我也没有损失。你有疑惑的时候来找我吧。“

其实,朋友的帮助就像以灯燃灯一样,无增无减,又何必计较太多人情债。

故事二

一个年轻人,千里迢迢带着问题去访问一位禅师。

禅师看出他的来意, 先请小沙弥奉上一壶温茶。

年轻人不解:”贵刹怎么温茶?“

禅师笑而不语。

只见那温水中的茶叶,浮在水面,水中并无香味,也无色泽。

年轻人疑惑:“这是什么茶?一点味道都没有。”

禅师说:“这是著名的铁观音啊。”

看着年轻人一脸迷惑,他又请小沙弥奉上一壶沸水,然后亲自持壶,将水注入年轻人的杯子。

沸水刚一冲入,就见袅袅白雾飘起,淡淡的茶香随着白雾弥漫开来。

年轻人刚要伸手接过杯子,禅师以手势止住他,继续往杯子里冲水。如是五次,方才注满杯子。

这时只见茶叶在水中舒展开来,慢慢浸入水底。悠悠的茶香随着蒸腾的热气氤氲,果然是上好的铁观音。

禅师笑着对年轻人说:“都是同样的铁观音,只是冲水的温度不同。加入温水便淡乎无味,冲入沸水便泡得好茶。”

做人做事也是同样。功力分寸不够,自然得不到好滋味,只管继续蒸煮熬炼便是。

故事三

禅师正在定坐,窗外传来悠悠的晨钟声。

禅师点点头,问:“今日是谁敲钟?”

旁人回答:“是一个新来的小沙弥。”

禅师请人把他找来,问:“你在敲钟的时候,都想些什么?”

小沙弥不知找他来是何意,挠了挠头腼腆地回答:“就是为了敲钟而敲钟啊,没有什么特别的。”

禅师摇摇头:“不对,你当时心里一定念着什么。今天的钟声比往日的格外高贵洪亮,只有心里有所念系的人才做得到。”

小沙弥回忆着答道:“就是想到师父曾经说过,做一切事如同礼佛,要有礼佛、斋戒之心,我就试着把这种心意带到敲钟里面去了。”

禅师笑了:“以后做一切事都尽量保持这种心态,相信你一定会有大成就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