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电影《麻辣滚烫》的一段台词触动。
女主减肥后和爸爸对话:
女主:有两个苹果,一大一小,送朋友,你送哪个?
爸爸:送朋友的话,必须送那个大的。
女主:原来两个都送,不过朋友会以为,我不喜欢吃苹果。
爸爸:现在呢?
女主:看心情。
这段对话里面,讲的主要是边界和自我。
一个边界清晰,懂得爱自己的人,处处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无论干什么,都以自己的心的感受为出发点。
电影里的女主,前半生把自己交付给所有人,甚至房子,第一次,这些重大事情都考虑别人的感受,忘记了自己,最终把自己逼到墙角,无路可逃,憋屈,受伤,从来没有赢过一次。
人群里,这样的人占比90%以上。
为什么这样的人,把自己交付出去,还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呢?
因为他们不懂得守护自己的边界,心里只考虑别人的感受,没有精力去精进自己,就像一个婴儿,始终在找妈妈的状态,而不是静下心来,思考自己有什么?自己的天赋特长是什么?如何去发挥自己的天赋特长?如何给出去自己的价值?
其实,一个人专心做事情的状态是最美的,恰恰那些没有自我的人,整日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干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样的人,因为没有找到自己发自内心想做的事情,做什么都以别人是否满意为评判标准,太在乎别人的感受,没有自己,就像电影里的女主,大学毕业十年在家啃老,颓废、迷茫,没有为自己活过一次,直到有一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目标,然后全力的照着这个目标行动,在行动中找回了自己,真正为自己活了一次。
电影最后结尾,女主的男朋友去找女主,想请她吃饭,女主断然拒绝,说自己不想吃饭,男朋友问她什么时候有时间,女主说,看心情吧。
望着女主远去的背影,想必男朋友第一次意识到要尊重女主吧,并且从女主远去的身影里,看到了女主的魅力。
不是因为女主瘦下来的身材,而是女主敢于做自己的那股发自内心的力量打动了他,也打动了在场不愿意离去的观众。
其实,约朋友出来看电影之前,我的手机因为账号问题不能在美团上买电影票,下单不成功,是朋友买的,买的时候,朋友说50元一张的电影票有点贵,我的内心有些忐忑,本来是我约朋友出来,按照我的道理,电影票应该我来买,因为不是自己买的,心里就有些不舒服,后来想着,去年、前年的电影票75块钱一张,不都是我买的吗,为什么朋友买一次,我的心里会如此忐忑呢?
那一刻,我的心和女主之前又有什么区别呢?做事情总想着自己付出,别人付出了就会不舒服,把自己全部交付出去,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吗?
不会的,只有自己有价值了,别人才会尊重你,而不是争着买一次电影票,当我这样想的时候,感到内心是有力量的,赶紧用文字记录下来,看到的人,也许因为我的文字而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