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思维;单个蜜蜂是极其愚蠢的,但是上百万只的蜜蜂,混在一起,却产生巨大的群体的智慧,我们叫群体智慧的涌现。这是整体的思维。
科学家做了特别多的研究,发现鸟、蝗虫,群居的动物,他们移动的一致性,仅有几条规则:
第一跟随前面的蝗虫。
第二和周围蝗虫的步伐保持一致。
第三与后面的蝗虫保持距离。
也就是说科学家突然发现,这些群体行为总的同步性,以及总体秩序的出现,其实很简单,相邻个体之间基于简单规则的相互作用,就能涌现出整体上的复杂性。关系上的对等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是关注事物间的关系。网络思维意味着关注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之间的关系,这不就是我们讲的互联网思维?
通过这个我们需要考虑的三个问题。
1,可不可以建立一个人类的超级有机体,有没有可能人类的总体也涌现出一种巨大的智慧,超过任何个体智能的总和?
2,弱关系上的三度影响力,力度上可以达到你想要的效应吗?巴拉巴西的一句话:如果你已经拥有了很多的连接,上帝将送给你更多的连接。
3,假如想调整一个社群的调调,不需要所有人去调,关键节点上观念一致,就会影响到所有的人。真正给我们带来影响的,不是地理位置上的紧密性,而是你的社交关系连接的结构,它会比你地理现实上的关系对你影响更深刻。
在这个社群里准备充当的角色
首先,你是这个社群网络的核心属于那些在多个小圈子里面都有位置的连接者。
社群有铁粉,有很多节点,有小圈子,节点可以把小圈子连起来,弱关系跟领袖之间不是上下级,而是自生长出来有自生命的。
建立你周围的一个小社群,你成为这个社群的中心节点。
中心节点意味着,以一个中心口碑,然后通过其他集合体,由他们来帮你营销,传播,渠道。
建立这个弱关系意味着资源的整合,而整合的资源本身是稀缺的。
美国人如此开放,重视社交,但平均每个美国人只有四个密友,即使在脸谱网上,大学生和大学生之间密友也不过6.6个。一个大型机构里面,最佳的连接度即一个社群里面平均有几个连接,竟然是2。大吃一惊。
这个数据说明什么道理? 道理是“连接资源本身是稀缺品”,纵然你有心跟更多人建立联系,但是你做不到,凯文凯利KK叫它连接率守恒定律,你假如想增加更多的连接数,你的连接强度就会下降。
居然是这样。但是这个时代很多人仍然建立了很深的连接,如果连接资源是稀缺品,我们过去说微信搞死了微博就错了,而是因为每个人使用的连接资源是有限的,你把那个资源放在微信上,微博自然就没了。
在今天这样的时代,一旦失去连接,我们将一无所有,因为连接资源是有限的,而连接资源又是重要的,所以连接能力变得重要起来。
通过幂律分布规律,思考连接的重要(其实也是马太效应)
科学家研究的几乎所有网络都是幂律分布,搜索引擎的算法叫“网页排名”,假如有很多网页跟你这个网页发生连接,我就认为你的网页很重要,往前排,它的确重要吗?其实也未必。
我们去饭馆吃饭,如果排队人越多,会被我们认为菜更好吃。富者越富,连接者越多人会获得越多的连接,马太效应。连接世界的真相,不是平均数思维,而是你越有将越有。
同理。
指数思维为道,平均数思维不适合于这种模式
指数增长在前边的阶段会跟线性增长几乎是一样,但是过了拐点以后,他的增长速度是极为迅速的,我算了一下在二十个节点里的中位数是这个地方,各位为什么让你抛弃平均数的思维看明白了吧?平均数算什么?
最大的危险在于,生态链是由产品自动生长出来的,而不是那个产品本身。
连接数达到了临界点,爆发才是有意义的。
不能用底层代码去想,我们也理解了为什么互联网人拼命做用户,我们也理解了滴滴为什么拼命烧钱,他们要让那个节点的连接数达到临界点。
实操
建立社群之前明白几要点
1,要表达什么样的内容/能提供什么
2,核心价值观要清晰体现/需要的东西可以给
3,是否可以解决问题并达到极致/供求关系满足
4,用户价值在哪/a聚焦 b筛选 c沟通
5,内容价值/传播价值
6,社群粉丝经济如何实现
关于运营社群的关键点:
1,做有态度的,可以产生共鸣的内容。
2,产生有价值的线上线下互动。
3,从共享和服务中求利。
4,建立需求/最强烈的需求是人类原始的本能欲望,宗教称为七宗罪:性欲、懒惰、傲慢、嫉妒、愤怒、贪婪、食欲。
第一步;明确目的
想要做什么群表达什么内容,然后发起号召建立社群,只要牵住一个重要的点就能开始实行。
价值观/用户价值,传播价值,内容价值
第二步;构建社群
1.需要什么样的用户
2.这些用户你可以从哪些渠道cover
3.你要用什么方式吸引/引导他们进群
4.初进群的群友你要如何去管理
第三步;管理社群
明确的群规
1,一个明确的主题(人群精准,社群主题明确)
2,群规严格,切忌模棱两可,严厉执行
3,发动粉丝来管理和组织(线上线下均可进行)
4,建立机制
第四步;构建社群服务体系
说到底还是用户思维,能否经营好一个群,就是要从用户思维的角度出发,对其需求进行引导和梳理,在一定范围内满足其需求。
1.社群内的成员他们有什么需求(结合自己主题)
2.这些需求成员们是如何被满足的
3.针对他们的需求,可以形成什么样的服务
4.这些服务需要通过什么形式更好地给到他们
拥有完整的服务体系的社群,成员会很清楚得感知到它的价值,对自己有利,他们自然不会轻易离开。
第五步;实现社群目标
例如;产品反馈/意愿传播/用户转化/降低信用成本/改变消费观/推荐工作/品牌宣传/消费模式/等等。。社群的目的不一样。
微信社群有三大痛点及解决方案
第一、封闭性
第二、就是很多群主由于时间或者能力的关系,不能有效地维护好一个社群
第三、无法长久做下去
针对痛点的三个解决方案:
第一,建立品牌的宣传渠道
第二,建立群主合作联盟,联合维护
第三,建立一个有核心价值观的社群,通过团队有效长期维护运营,定期举办线上线下互动活动,最后实现微信群变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