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之前,我有差不多一半的时间是在医院度过的,用妈妈的话说,医院就是我的第二个“家”。
那时,因为我成年累月的生病,原本还不错的家境变得捉襟见肘。因为这个缘故,家里除了爸爸要上班外,妈妈在照顾我和妹妹的同时,也不得不上临时班以补贴家用。这样,在我住院的日子里,爸爸妈妈就不能全天候的看护我。常常是等我输完液后,爸爸或妈妈就得赶回去上班,那时,病房里就只剩下我一个人。虽然有时候医生或护士也来陪我玩一会儿(那时的医患关系真的很好,再加上我是医院的“老病号”,印象中,医生或护士都特别的和善,对我也特别的好),但更多的时间,都是我一个人独处。
也许是怕我孤单,也许是看出了我内心的寂寞,每次爸爸来陪护我的时候,总要给我带几本小人书读。 那时的小人书不像现在的图画书那样精美:一律的黑白色,大人手掌般大小,纸也是软软的那种,拿起来很轻便。爸爸就拿着那样的小人书,给我讲里面的故事。慢慢地,我被书中的故事吸引了,于是就缠着爸爸多给我讲点,因为爸爸不在身边的时候,我就看不懂书中的故事情节。爸爸说,如果你能认字的话,即使爸爸不在身边,你也能知道书中的内容。这一下引发了我的兴趣,原来认了字就可以看小人书?从那以后,认字成了我生活的全部。我整天拿着小人书,让爸爸教我上面的字。爸爸不在的时候,就问医生或护士。医生或护士顾不上的时候,就问同病房的叔叔阿姨。渐渐地,通过连猜带蒙的方式,我也能“读懂”小人书的大概意思了,这让我兴趣大增,认字的积极性也更高。就这样,我认的字越来越多,看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病房不再像以往那么清冷,病床上的天花板也不再像以往那么惨白刺眼。在我的眼前,天花板时而变成了蓝天白云,时而变成了绿水青山;一会儿是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精彩画面,一会儿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楚楚动人的身影......书本打开了我的眼界,知识丰富了我的内心。我不再感到寂寞,也不再感到孤单,一本本小人书伴我度过了那最令人难熬的“求医”生涯。
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之所以那么喜欢读书认字,一方面是因为医院的生活太过单调,另一方面,爸爸的启迪以及自己对外面世界的极大好奇应该是更重要的原因。
联想到现在,看到家长们在学前就不遗余力地给孩子报这样那样的兴趣班(诸如钢琴班、美术班、舞蹈班、双语班等等),我的内心不禁感慨万千。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很理解家长的苦心: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希望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心愿是好的,但那种“填鸭式”的兴趣班是不是就真的能培养出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作为家长,为什么就不能平心静气、心平气和地坐下来,慢慢地观察和启迪孩子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从而培养他们真正的“兴趣”?为什么在孩子还那么小的时候就为他们的未来划个既定的“圈圈”?每个孩子的天性是不同的,每个孩子对世界的感知也是不同的。为什么我们不去发掘孩子身上的特性而非要他和其他孩子整齐划一呢?在他没有兴趣的领域,你能寄希望他创造出“奇迹”吗?所以,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日子里走得更好,就不要近视般的“揠苗助长”。给他想象的空间,让他自由的呼吸。孩子对世界是敏感的,一旦他对这个世界感兴趣,那么他潜在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就如同当今的孩子会无师自通般的玩电脑、玩手机、上QQ、发微信等,他之所以能“无师自通”,很大原因是因为他对此“感兴趣”、“好奇”。所以,不要把大人的一己之愿强加给孩子,要学会耐心的启发、引导孩子去感知世界。相信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这万花丛中最靓丽的一朵!
给孩子一双美丽的翅膀,让他在自由的天空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