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频次目标收益以及资金量相关
在《韭菜的自我修养》一书中,李笑来提到交易的频次需要降低,交易的目标收益需要提高,然后又提到资金量与实力相关。
我思考他本人写书时的立场,他写此书的时候,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他的角度应该更宏观的,更自由的角度。
从资金量考虑,他的资金量很大,所以,投资方面考虑,他可以做到分散投资,如果每一个资产的投资额度不超过20%,那么他至少可以投资到5个标的,或者如果按照他的资产量,再考虑一下可能每个资产投资一个亿,可以投资100个,那么每个占比不超过1%。同时,他的理论包括拥有相对多的现金或者可以快速变现的资金,这样的话,他在生活方面是完全不需要投资收益就可以获得满足。
他的投资收益只是锦上添花,或者作为一种艺术存在,而不是为了生存。
这样子的话,他的投资目标自然可以设置的很大,比如10倍,即使达不到,也不受什么影响,即使完全亏损,血本无归也无所谓。
因为资金量很大,自然频次不能太快太多,能够不动就不动了,只是每年产生的利息就可以覆盖支出成本就可以。
也就是通过分红获得现金流,而不是差价。
当然,如果差价巨大,达到10倍的话,也可以调整仓位。
所以,所有的策略对应的都是某个人固有的所有状态的集合。
他的策略,你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关键是看适不适合当下的你本人的情况。
如果你只有区区几万元,我想,还是老老实实上班为妙。
当然,区区几万元,也可以投资,但是一定要省心,不择时、不择股,低风险;然后还是像李笑来所说的努力创造低风险的现金流,源源不断的现金流,这个只能从你生活中去创造,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通过创造社会财富来获得价值。
想要通过低买高卖获得暴富,这个是不现实的。
资金量很小的话,目标就要设置的低一些,比如年化10%,太高了牵扯精力太多,而且得不偿失。如果侥幸获得了20%那就该庆幸,感恩。
目标收益的提高都是慢慢的修炼过程,只有在获得了稳定的5%的收益以后,才会考虑10%的收益,只有获得了10%的收益以后才会考虑20%,一步一步的积累,就像是上台阶,没有积累,只想着一步登天,获得1000%的收益,只能是痴人说梦。
10倍收益,意味着10倍的大牛股,我必须承认,我没有那种从几千个标的中选择出来这种大牛股的能力,我也没有精力去做这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