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春天,我都计划到处走走看看,看一看花开,赏一赏春来。不一定要去景区或者外地,就在我们的小城转一转。去“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河岸,去“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公园,去一条又一条开满各种繁花的胡同小巷。
但是每一年,我都没有成行,理由都是千篇一律的忙碌没时间。我一次又一次对自己说:“还有时间,改天去。”日子就在我的一改再改中慢慢淌过,直到夏天的浓绿接替了春天的万紫千红。
花不待我,我不就花,我就这样遗憾地错过了一年又一年。真的很忙吗?其实并没有!现代人的忙,大多都是心忙。
突如其来的疫情,把我们封在了校园。在最初的不安过后,我开始享受慢下来的时光。我看着春天在我的眼前一寸一寸走过,我陪她,她伴我。
最初开花的,是连翘吧。从零星到满眼,没有绿叶的衬托,黄的透彻而又张扬。我开始总是分不清连翘还是迎春,问了度娘才知道,原来迎春的花枝是绿色,连翘的花枝是浅褐色。迎春的花朵向上,连翘的花朵下垂。
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细节处。
给我视觉冲击的另一种花是二月兰。二月兰的花期也很早,在桃花杏花还在酝酿中时,它已经热热闹闹地开了。小树林里铺了一层紫色的花毯,风一吹,摇曳生姿,别有一番风情,引来一批又一批的学生拍照观赏。
再然后就是杏花、桃花、紫叶李、海棠等,各种花次第开放,路上穿梭着或跑或跳的青春学子,整个校园里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每天早上核酸归来,我不走大路,专走花园中的小径,让新柳拂面,花落肩头。
若不是疫情下的慢生活,我怎会有这样的闲情雅致?
慢慢地,紫叶李的花开始落了,细小的花瓣落在草地上,绿色的草地上便点缀了白色的星星。若是平时,我看着落花总免不了感叹逝水流年,又怎会欣赏如此落英缤纷的美景?
校园里不仅有美景,还有美食,一串串榆钱总会勾起我的童年回忆。我看着它们一天天长大,从来没有像这样关注一种植物的成长,我像孩子一样新奇,像孩子一样开心。摘一串放在嘴里,那味道比往年别人给我的更加香甜,这就是成就感吧,格外让人愉悦。
慢生活下,我看到了桃树充满沧桑的树干,我关注到了长在石缝里的荠菜,我发现不同颜色的玉兰不是一样的花期,我知道了原来还有开紫花的荠菜。
慢慢走,享受春天,喝一口花香酿的岁月酒,吃一碗春天赐的榆钱饭,在春天的风里感受春天,封闭的日子便因此有了温暖。
前两天,我听了一个美学讲座,对于美有了新的认识。美之所以为美,在于我们的体验,就像柳宗元说的:“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
美的形态千万,人的体验万千。大自然的美就在人的体验中,映射现实,又超越现实,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校园的春景因为我的体验而生动,我因为它们而心生欢喜,这就是我们的相互成全。
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深以为然!
感谢慢生活,让我重拾对于美的体验,让我的生活变得生动而富有诗意。
慢生活下,也自然会有风雨焦灼。下雨的时候心情会不好,疫情趋于稳定又突然爆发的时候会觉得焦躁。每天关注疫情信息,同事间偶尔抱怨一句:“啥时候解封啊?!”边上有人打趣回一句:“一天快滴一天了!”然后马上讨论下一顿要吃什么。就在这一问一答中,情绪慢慢平和,气氛逐渐热烈。
日子按着自己的节奏,一天一天的走,不紧不慢,不急不躁。疫情让我们慢下脚步,那我们就好好享受慢生活,把疫情下的日子过成岁月静好,静待山海同安,一切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