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心灵鸡汤?

答:积极心理学≠心灵鸡汤。这还得从【情绪理论】说起……

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里,很多学者包括冯特、詹姆斯等都认为,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是一体的两个面。但积极心理学创始人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研究发现,原来它们是相对独立的,对应两套相对不同的生理机制:

1、以交感神经系统为主导的消极情绪系统:当个体处在危险状态的时候,迅速调动大量的生理资源,作出“战”或“逃”的应对策略;

2、以副交感神经系统为主导的积极情绪系统:当个体处在安全的环境下时,提升包容性和创造力,扩展了智力、身体和社会的资源,增加个体在威胁或机会来临时可动用的贮备。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下面二个结论:

1、启动哪个情绪系统是以个体的【认知判断】为基础的。因此,认为积极心理学就是整天“正能量”“打鸡血”的观点是不全面的。

2、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是天生悲观主义的动物。在漫长的进化史中,不管是丛林法则,还是战争年代,人类时刻面临生存的考验。消极情绪能让个体更有效地避开危险,而使种族延续下来。相比,那些整天乐呵呵、整天在网上讲段子的人,可能都被大风大浪卷走了。因而,现在还活着的我们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祖先消极的基因。

那么,请抢答,我们需要强调积极心理学吗?

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认知判断告诉我们,当下世界的主旋律是和平。如果个体满足了马老湿(Abraham H.  Maslow)所说的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那么,他应该努力去寻求归属、自尊和自我现实。当然,这并不是否定消极情绪的功能。相反,作为自由的个体,应该是根据自身的现实,去启动不同的情绪并应对相应的处境。然而,人本身就是不自由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过去决定的。另一方面,由于进化的原因(300万历史的惯性),自我会习惯性地放大痛苦和恐惧。那么,为了抵消进化的滞后性,个体应该有意识地放大快乐和幸福。感恩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Emmons(2003)等人的研究表明,感恩可以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而且有效性是最持久的(Froh,2007)。

因此,我们不能“顺其自然”,因为顺其自然就顺到消极情绪的坑里面去了。在对待情绪这件事情上,就现实而就,个体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来强化积极情绪。最后,附上《圣经·创世纪》的几段记载,主,阿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一)发展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是研究语言活动中的心理过程的学科,它涉及人类个体如何掌握和运用...
    Daiir_y阅读 15,984评论 4 166
  • 位于密云境内的司马台古长城应该是那种最原汁原味儿的明长城了,据说曾经被泰晤士报描述为:世界必到的25个景观之...
    离心铸造阅读 4,876评论 0 3
  • 墙在剥落—— 我也在剥落 天花板的阴影在剥落 镜子前的面具在剥落 视觉在剥落—— 黑夜的颜料 在苍白的墙纸上 留下...
    子健阅读 3,477评论 3 4
  • “急性阑尾炎!” 一个面容慈祥的大夫关切地摸了摸蔫吧了的张澜澜温柔的说:“瞧把这孩子折磨的,没事儿啊,咱们先保守治...
    云衢阅读 2,56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