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如初离港湾的轻舟,前方是波澜壮阔的新征程。然风浪迭起时,若失舵向则易覆舟,若载物过冗则难行远。唯有铸牢“初心锚”“法治锚”“实干锚”,方能于时代洪流中稳舵奋楫,答好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政绩答卷。
定“初心锚”,把稳政绩观的价值罗盘。政绩为谁而创?此问直指党性本源。切莫将“领导满意”等同于“群众满意”,将“材料厚度”错标为“民生温度”,实则是价值坐标的偏移。年轻干部须深悟:民心即最大政绩,民笑乃最高嘉奖。当怀“俯首甘为孺子牛”之赤忱,深入基层,走进街头巷尾,听民声察实情。衡量工作成效时,多问“群众生活改善几何”,少计“报表数据增长几成”;多思“子孙后代能否受益”,少虑“任内功名是否显赫”。唯有将人民置于政绩天平的中心,方能在“小我”与“大我”的取舍中锚定航向。
固“法治锚”,划清权力运行的经纬线。法治乃定海神针,无此则轻舟易覆。若视“特事特办”为魄力,以“突破常规”充担当,实则是法治堤坝之蚁穴。须铭记:权力唯有循法而行,政绩方能历久弥坚。常存“法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敬畏,重大决策必经公众议、风险衡、法理审三重门;民生项目必算法律账、民心账、长远账三本簿。以“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的审慎,确保政策于法有据,支出合规合矩,让法治成为护航政绩的不破金瓯。
沉“实干锚”,校准潜绩显功的度量衡。“数据泡沫”堆不出坚实政绩,“形象工程”垒不起人民口碑。若只追逐任内“昙花一现”的显功,回避“泽被后世”的潜绩,终将涸泽而渔。年轻干部当有“功成不必在我,功力必不唐捐”的胸襟丘壑:甘为疏浚河道的默默篙工,不求喝彩但求水畅渠通;勇作科技攀峰的坚实阶石,不慕虚名但求星海突破。要善用“十指弹琴”之巧,既解民生之近渴,亦浚发展之远源。唯以“钉钉子”精神,一锤一凿,久久为功,方能在历史长卷上留下奋斗的印记。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当年轻干部将为民初心融入血脉、让法治思维成为本能、把实干担当铸为风骨,便能在新时代的壮阔航程中,以“青舟虽小载千钧”的信念,书写不负韶华、不负人民的政绩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