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总被那几声清脆的鸟鸣声所点破,它们敏捷的互相追逐嬉戏,一会如游龙般的齐舞,一会安静的不知躲藏在哪。只留那串串和起初不尽相同的鸣叫,也许这就是它们玩闹高兴的似人的连串的笑声吧!
秋老虎都已经打盹了,北方的冬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树上的叶子和往年一样在树上摇旗呐喊的也累的不轻,也该躺在大床上好好休息休息了,不同的是叶子都还是绿绿的见不得一点黄,好年轻的样子,难道它们也知道躺平的“快乐”吗?
风似乎也不讨人嫌,没有刻意的吵醒那帮熟睡的“年轻人”,即使是有人走过,也是放慢脚步,没有格外吵闹声,清晨对夜猫子们来讲是难得的憨憨入眠之际。一切静悄悄的,似乎想说点什么又戛然而止。
和煦的阳光透过一片空地形成一块光圈,和那楼宇遮挡起来的大片阴影遥相呼应。一明一暗各自安好互不侵犯。好一出和谐共生的景象,光亮让微尘无处遁形,阴凉却显得有些刺骨。
不由得想起前些时日,看的一个视频博主夫妻俩都是北大博士,但在他们的家里却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他们的唯一的儿子现如今初中,目前辍学在家,整日把自己关在卧室打游戏,吃饭,睡觉三者没有固定顺序。其他的早已废止。似乎他的人生就剩下这三样了,妻子因为这已经患上抑郁症。男人也接近崩溃的边缘。
心理医生也看了,全国各地的医院也跑了不少,甚至也到过国外治疗过一阶段。都没有啥成效。父亲曾经也想过放弃,但这血浓于水的关系,又一次次重拾希望。
最后这位父亲大胆的和妻子说出一个想法,妻子当时就痛苦不堪,质问他说:难道你真的要放弃孩子吗?你真狠心这样毁了孩子的一辈子吗?连着几个无力又纠结的问号至使父亲也有些犹豫,也自问自己是不是真的是在找借口放弃孩子……
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考虑再三,父亲终于做通了妻子的思想工作,让他想干啥就干啥,而且还要无理由支持他,父亲为他买一个睡枕,因为打游戏有时一累他就歪在椅子上直接睡着了,带上圆形睡枕能更舒服,母亲看在眼里,好事也不能都让当爹的做了,她也在网上给孩子邮一个睡袋,突然的转变,孩子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了,结果这睡枕和睡袋他就睡过一周就再也没有用过,都是困了就上床上盖着被子睡。
由于长时间的用眼,导致眼睛有些不舒服,到了医院,医生说这是用眼过度,再不保养视网膜可能有脱落的能,眼睛就废了。老人家医生说的这样,他也终于想要对的起自己的眼睛了,减少打游戏的时间,父亲说为了养眼睛,继续不用管眼睛,但以后每天都减少十分钟,最后控制到每天只能玩四小时就可以。
孩子却没有同意,他说今天就玩三个小时就休息,得养眼睛他了不想成为盲人。父亲连忙说不用那样,原来啥样就啥样。
后来听妻子说那天孩子真只玩了三小时就休息了。看来还得是医生的话他听进去了,同时他似乎也重新找到了自我。重新回恢复这废止已久的日常生活规则。
逐渐的孩子开始自己安排有序的生活,终于父亲向他提出我们啥时候上学啊,他提着心吊着胆,害怕孩子有抵触,但没想到孩子很平和,但也提出这样去指定不行,先请家庭教师辅导一段,在申请留级才行。
意外之中的惊喜,孩子从那片阴影中走了出来。于是这位父亲从那时开始就决定创立一个机构专门服务这些躺平在家的青少年。如今他们的团队已经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
拯救了一个又一个因为躺平而即将崩溃的家庭。
实际上现在有太多这样的事情了,它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每次看见 听见都难免不自然而然的感慨万千。
起风了,哪来的棉絮,淅淅沥沥的,斜风吹在脸上,凉凉的,变成了水,不,是泪,是那些无可奈何的家庭的泪水。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家祖少辈的期望,有些家庭把这些问题孩子送进所谓的行走学院,结果问题没有解决却更加严重,甚至连孩子的命都没了。那些能够回头的,是莫大的幸事,那些用生命凿刻出是的无尽的懊悔。
忽然发现,实际上:一切都不重要,只有健康是第一。
看看那些叶子,安静静的样子,熟睡的正憨。就是有些绿意浓浓的,不太和适宜。但今日就是这样,明年还有酷似它们的一样,也许更绿,也许落叶本应当就是绿的,只不过是我们的眼睛老弱了。
对!是我们这个社会,都是上了年纪,老花眼的节奏,老一套已经不能生搬硬套了。放开手脚,成事足否?自有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