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那些一出生到长大成人都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是非常幸运的!即使学海无涯苦作舟,也会有父母在身旁时不时递上一颗糖;即使三更灯火五更鸡,也会有父母在身旁默默递上一杯热牛奶;即使读书不觉已春深,也会有父母为你把生活起居安排妥当。
然而,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如此的好运气。在中国,还有不少家庭深陷贫穷的苦海,父母由于生活所迫外出工作,将年幼的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养育。孩子与父母聚少离多,看着自己的同学放学有父母来接,能和他们一起欢乐的回家,满眼羡慕。父母则是想赚足够的钱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于是更加努力工作,回家遥遥无期。
父母选择外出工作也情有可原,在大城市就业机会高,工资也比在小县城的高。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的压力有很多,为了有一个安稳的家庭,他们要赚钱买房,如果没有自己家长给予资金支持的话就只能几年甚至几十年背负房贷。
为了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那么他们吃再多的苦、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但是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教育真的好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首先,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溺爱会毁了孩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隔代亲”这个词,就是说爷爷奶奶对孙儿孙女总是格外宠爱,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留着给孩子,别人给我奶奶两个橘子吃,只要我在家,我奶奶就会拿来给我吃。孩子犯错总是不舍得责罚,甚至父母教育孩子时,还会阻止父母教训孩子,不论孩子做对做错,老人永远护着孩子。孩子想要什么,爷爷奶奶即使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也会“不择手段”满足孩子的愿望。这种无原则的溺爱会毁了孩子的!
有多少孩子因为爷爷奶奶的溺爱,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在家里爷爷奶奶永远宠着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是如果他将这样的性格带到社会中,在他和别人相处的时候,别人恐怕会用比较残忍的方式教他“重新做人”。爷爷奶奶对孩子长久不求回报的付出,也会让孩子理所当然的觉得一切都是他们应该做的,从而没有一颗感恩和知恩图报之心,当孩子长大了就会一味地向亲人索取而不知回报,这样自私的性格没有谁会喜欢。孩子总有一天离开这安全的避风港,离开亲人无微不至的庇护,到那时如果没有好的性格当做盔甲,他该怎么面对人生路上的荆棘?
其次,爷爷奶奶的知识有限教育不好孩子。不可否认,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能够读书的人很少很少,即使读书了,五六十年过去了,爷爷奶奶也忘得差不多了。当孩子学习上遇到问题,爷爷奶奶既不会教也不会上网搜索答案,孩子该向谁寻求帮助呢?更别说现在的孩子学业重,学习压力大。很有可能因为长时间学习问题得不到解决而导致学习退步,丧失学习信心,从而导致无法继续学习下去。而爷爷奶奶看着孩子不愿意学习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管也管不住,到最后耽误的可是孩子的一生。虽然说这样不能完全是爷爷奶奶的责任,但是有父母在身旁指导孩子学习会不会更好呢?
还有就是爷爷奶奶与孩子思想上有代沟。爷爷奶奶可能不会明白孩子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只知道给孩子做好饭,照顾好衣食起居就够了,其实孩子有许多其它需要,比如想吃和自己胃口的菜而不是奶奶做的不喜欢吃的菜,比如想要一点零花钱,因为别的孩子都有零花钱能够买自己想买的东西;比如衣服和鞋子还没破到不能穿的地步,但是已经穿了两三年了,想买新的。有时许多埋在孩子心里的小事很可能最后酿成大祸。
有一个小孩在超市里偷了一个小零食被店员发现了,打电话叫孩子家长,来人是一个老奶奶,得知发生这样的事很后悔,因为她从没给给孩子零花钱,而且为了节约生活费家里从来不买零食。这件事以后老奶奶每天会给孩子零花钱,虽然很少。家里也会偶尔买零食。如果当时小孩没有被发现,或者老奶奶没有做出改变,那么这个孩子未来会怎样呢?
父母不能为了一时的方便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养育,孩子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而不是金钱,即使父母赚钱给孩子很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但是孩子心里亲情的缺失又是金钱能够弥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