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1讲讲清明节的故事(转载)

有读者昨晚就问我,清明有什么禁忌?清明为什么一定会下雨?

用一句浪漫的话来回答你的问题,清明下雨是我们祖先对这个世界最大的温柔,因为下雨可以防止山火,这是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护佑后辈。这一天,既是祭奠,也是另一种相逢。

小时候我们并不懂上坟的意义,跟在父母身后,跟着一起跪拜、上香。觉得这只是一个繁琐的仪式,人都不在了,只是做给别人看的形式。

人到中年,你才会明白这是至亲留给我们的最后一方土地,上坟是可以距离他们最近的一种方式。当我们的思念,变成一座小小的墓碑,当我们听到树枝被燃烧后噼里啪啦的响声,闻到那有点呛人的纸钱烟火,此刻心竟然如此宁静,仿佛我们的思念有了归处。

如果风有形状,一定是你的至亲化作风的模样,以另一种方式给你拥抱。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有一本专门讲民间故事的旧书,上面说清明节的雨是寒食的泪。下雨那天,逝去的至亲会偷偷藏在云里,等你们一出现,他们就会落到人间来看你一眼。

传统习俗说,古人走湿路,我们走干路,这世上只有水可以通阴阳两界。你以为的雨,也许就是至亲的眼泪。

人这一生,只有站在墓碑前,才会明白三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现在我们来讲讲祭祖的规矩,因南北文化有差异,我尽量写全面一些。

第一,去墓地时,必须要带香。香,是我们沟通阴阳、连接亲人的工具。只要你上了香,就如同给祖宗打了招呼,他们就知道后辈来祭祖了。上香时,一根一根上,切记不能三根一起插。(时间尽量放在上午九点至下午三点之间,这段时间阳气重,阴气弱。)

第二,要准备吃食。水果或者糕点都可以,按照各地风俗来办。就如同你去给领导送礼一样,既然你要去看至亲,肯定不能空着手去。水果为阴,糕点为阳,这些东西他们都能收下,尽量准备一些他们爱吃的东西。供奉的时候,心要诚,不要让孩子到处喧哗。

第三,要准备烧的金银元宝、黄纸。这个按照各地风俗来安排,总之能力范围内给祖先多烧点,让他们在今天可以享受到来自后辈的关爱。有条件或空余时间的情况下,提前在家读经给亲人做做超度。

提醒大家一句,金元宝最好一袋是足千的,就是袋子里一定要多于1000个,这样方便我们的亲人在下面打点,给自己留的也够花。

第四,祭祖的时候,心要静,不要着急。烧的时候,慢慢来,不要火急火燎的。多和他们聊聊天,说说家中的境况,让他们放心。

第五,祭祖的时候,尽量穿素色衣服,以表尊重。女性不要穿裙子,男性不要穿短裤,平时可以不忌讳,但上坟时内心一定要重视,要恭敬。

第六,孕妇和幼儿避免扫墓。传统习俗认为,墓地阴气较重,对胎儿有影响。幼儿五岁前阳气不足,容易受到冲撞以及惊吓,所以最好等孩子大了再随大人一起祭祖。

第七,清明节期间最好不要访亲探友。这天是祭祖的日子,最好不要相互串门。尤其要避免当天拜访病弱,或运势低迷的人。

第八,晚上不要外出。清明时节,阴气较重,最好不要夜出,容易遇到量子纠缠。小孩、身弱者尽量避免晚归,早点回家为宜。

有位读者朋友去年投稿说,有一年他们一家十几口人去给爷爷上坟。因墓碑过于集中,半天没找到爷爷的墓地在哪。正发愁时,大伯手里一直紧握的镰刀突然掉在地上,那原本是要割掉墓前野草的工具。读者就赶紧去捡,一抬头发现正好看见了爷爷的墓碑。

凯兄曾在清明时帮过一位缘主,当时他在节前已经连续一周做梦,梦见已故的母亲站在雨中,身上的衣服全部湿透,神情非常哀伤。梦里母亲说家中房子漏雨,住得特别难受。缘主醒来后,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就打电话问了下凯兄的意见。得知梦中所述情况后,凯兄提醒缘主在清明当天赶回老家看看母亲的坟头是否漏水,有雨水渗入。等他回去一看,果然如此,立马请人来修。后来,他就再没梦见母亲前来托梦了。

我今天看到了一句话,和朋友们一起分享:清明的意义在于,知来处,知归处,人生一世,明理、感恩、积德、顺应自然,坦荡生活。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春暖花开,生机勃勃。在祭祀的这天,至亲用另一种方式提醒我们,要活在当下,好好珍惜有限的人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尊和奠的意思是,降于寸土,归于西天。

好梦由来不易醒,世人都贪恋世间繁华,但繁华却是转瞬即逝。就像过年,一场热闹过后,却是各奔东西。人生大梦初觉醒,世事终究一场空。如果事与愿违,那就是老天另有安排。

世人终入土,你我皆凡人。

慎终追远日,天地一粒尘。

挥扇见云开,宫殿仙鹤游。

正欲乘风去,忽而梦已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扫墓祭祖与踏青郊游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这两大传统礼俗主题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1...
    张雅苑Momo阅读 923评论 0 1
  • 清明节思念亲人的句子【篇一】 1.清明小长假,踏青游天下:出去走一走,散去烦与忧;出去逛一逛,身体健又壮;出去看一...
    沁芳亭阅读 111评论 0 2
  • 清明节又到了,虽然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各地也都在提倡网络祭扫、居家追思等绿色祭扫的方式进行文明祭扫。但清明节是我国...
    我是东哥阅读 298评论 0 1
  • 要说清明节,首先就要说说清明节的来历了。 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
    七哥呀阅读 2,088评论 1 17
  • 本文共分成六个部分: 一、清明节的习俗、现象 二、清明节的来历 三、今年2022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什么时间扫墓更...
    玄机禅师阅读 41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