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是武功秘籍,却发现是人生宝典

自媒体平台给各位芸芸众生不断奋斗的人又提供了一条可以前行的通道,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内容创作这一行业,本着一颗不能被时代抛弃,天上掉馅饼般的开源梦想,决心投入到头条号这么个大家庭里,为了能够不被各位亲戚朋友甩得太远,不断地去寻找,吸取着新的知识,在这片汪洋大海里,我被一本叫做《我为什么要写作》的书吸引了,满心以为我捡到了什么武功秘籍能够一步登天的创作宝典,打开后才发现原来不是关于写作技巧的书,带着沮丧的情绪不服气的继续翻看了几页,却是不小心就这么入了坑。

《我为什么要写作》这是一本收集了乔治·奥威尔的最有影响力的社会、政治与文学随笔共十九篇的随笔集,对于乔治·奥威尔那是如雷贯耳啊,创作了《一九八四》《动物庄园》这两部经典的文学名著,本书反应了作者不同时期的对于社会与人生的看法,通过他的成长历程来说明他为什么会写作的历程。

这本书笔触自然,处处透着幽默睿智,在开篇《如此欢乐童年》里体现最明显,通读几页之后就会被深深带入,欲罢不能了。本书这种描写人性,对于英国人的英国分析鞭辟入里,还讽刺政治家的谎言,揭露战争的邪恶丑陋的一面,你完全可以当做一本批判性的书来阅读它。

我映像最深刻的还属《射象》一篇,一种面对社会体质的无奈,个人的微小的感觉铺面而来,尤其喜欢这一段话“我这时看到,一旦白人开始变成一个暴君,他就毁了自己的自由。他成了一个空虚的,装模作样的木头人,常见的白人老爷的角色。因为正是他的统治使得他一辈子要尽力镇住‘土著’,因此在每一次紧急时刻,他非得做‘土著’期望他做的事不可。他戴着面具,日子长了以后,他的脸按照面具长了起来”,这样一段深刻意义的我是写不来的,但是不妨碍我对其的喜爱,其实大多数人都有过这样类似的场景,一件自己并不愿意去做的事却因为某种原因某些人,不断得推动着自己,然后在自己抵触的情绪中,完成了它。每个人都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做自己想做的事,返璞归真,但其实想要的越多,你的面具就越契合你的脸庞,取不下来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