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间,已经来简书一年多的时间了,虽然日更这件事一直没有坚持下来,到现在的最高纪录好像还没有突破五十,不过也断断续续一直写着,写了很多,也没有写很多。
单从字数上来看,说多也多,那么多年下来,周讷每年的产量都差不多是这个样子,可是真要和那些网文写手作对比,确实是小巫见大巫。而在这漫长的日更挑战中,遇到了很多值得深思的事情。
最主要的一件事,恐怕很多的书友都会遇到,那就是这种零零散散的坚持究竟有什么作用,每天就会为完成任务凑够一百字有什么意思,更有甚者还见过有朋友直接连写一百个哈哈凑日更,更加让人觉得没什么意思。周讷的断更几乎都和这件事有关,因为确实是没什么好写的了,每天都是枯燥地应付地码出一百字,时间长了,真的觉得没意思还把自己搞得特别疲惫。
当然也不知没有看看其他书友的意见,曾看见一个简友的文章,他说写文章一定要写精品文章,但显然不可能每天都有精力和灵感去写精品文章,所以就需要一些凑数的文章,就是在这种凑数文和精品文的纠缠中慢慢获取提升。确实很有道理,只不过问题来了,什么样的文章是精品文章呢?自己认为是精品还是读者认为是精品呢?问题不断,这些日子以来,周讷也在不断地总结。
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也是凑足一百字就关闭简书,不看也不写,现在回头去想这件事情,只感觉浑浑噩噩的,不觉得自己真有什么收获,真要说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养成了一种习惯和思维定式:差不多十一点的时候就会想想今天有没有日更,没有就打开简书光速码出一百字。说实话,这种短时间胡诌的能力提高不少!
但是这种日子是单调的,也是没什么意思的,所以后来我果断结束了这种日更生涯,当然真要说也就一二十天前吧,不过有意识对待这件事大概还是经历了一两个月,从最开始强迫自己写够两百字,到后来要求写完一件事,并稍作思考,其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是一件痛苦的事。
不过现在好很多了,至少不是那么痛苦了。因为写文章的时候好好思考,并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事情是一件事很痛快的事情,也是一件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说实话自从写文章以来,我最大的变化就是自信。那种提起笔来老子天下第一的态度逐渐融入到生活中,尽管依旧不是那么合群,可是却有一种自得的状态在。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出去吃饭碰到一个同学,我们擦身而过,他轻轻呢喃了一句“好逍遥啊”,说实话我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状态在别人眼中是这样子的。
还挺不错的。
在这个过程里的得与失,并不好衡量,我无法说出我失去了什么,也无法得出我得到了什么就像我坚持半年多的抄书,抄完四书,楚辞,诗经,并没有感觉自己有多么大的提升,唯一的明显的提升就是阅读古文时快了很多,是很多很多,而且是能够抓到文章意思那种。除此二外,并没有发现什么裨益生活的改变,写作也是如此,真要说一点裨益,那就是排解焦虑!因为写作和抄书的时候,真的很安静!
前几天看了自己特别喜欢的博主的文章,他分析了我们为什么会焦虑这件事,说道他自己的时候,只说现在的他并不会焦虑,因为知道现在的自己是什么样,理想的自己是什么样,也明白要做出什么样的努力才能让自己变得理想,所以不焦虑。他真的很有智慧,很多时候我也希望自己是这样的,只是还做不到,因为积累和阅历不够。
尤其是我们这种想要深耕文学的就更是了,我小时候条件受限除了课本没怎么看过其他的书,后来稍微好一点又沉迷网文,现在呢,各方面成熟才慢慢看一些比较好的作品,杯水车薪,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规划了,这是一件好事。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扪心自问,每一次扪心自问都会更加清醒,真要说简书二十万的得与失,全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