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2016这一年》这篇文章,今天一开始是没准备公开发到朋友圈的。这种年终复盘,本来实质上只对自己存在一定意义,可以看到自己这一年来做了什么。然后亲近的人可能会想要看看。对于其他人,大概没有太多读的价值。
所以刚写完的时候,本来是就准备发到几个很亲近的群;发了以后,觉得还想要给另外一些不方便直接发链接的人看一看。所以本来是设定了分组可见来分享朋友圈的。
哪知道操作失误,分组没设置好就分享了出去。发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一开始并没准备分享的人留了言。
也罢,我想。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现在想想,不愿公开分享,大概是出于“不想把自己完全暴露在所有人面前”的心态。总觉得某些面的自己只想要展现给某些特定的人,对于“特定人群”以外的,就会分出注意力来担心他们可能的看法——我所展现的自己是否与在他面前的已有形象相同?我所表达的观点是否跟他本身的价值观冲突?或者仅仅是,我的表达会不会让别人觉得是鸡汤而对我产生负面看法?
这些担心,都在我每次想要公开发表点什么的时候,自动成为天然滤网。滤过那些让我觉得可能产生上述后果的东西。最终结果就是,要么什么都不发,要么分组可见。
这么一来,我似乎少了很多“未知”的体验。毕竟分享给的人,都是相互熟悉的。他的评价看法,我了然于心,早就有了心理建设——这大概也是我愿意分享给他的原因。他了解我是怎样的人,我也对他的评价有十足的安全感。不太可能出现太多让我忐忑不安的评价。
这么看来,这种“分享恐惧症”很有可能也是出于对安全感的追求:对于不熟悉的人,我不知道他会对我产生怎样的评价。正面or负面?我不知道。怎么办?为了消除可能的负面评价,那就不分享了吧。
按着这样的逻辑线条,我自然而然把自己保护在安全圈内——没有负面信息的冲击,自然也少有不可预料的惊喜。
然而今天,文章发了以后,一个在我大一转专业后就几乎没有任何联系的大学同学评论说:“怎么才能打赏?”我看到的时候就觉得很欢喜,开玩笑回道:“可以直接发红包[奸笑]”。
没想到几分钟过后,红包真的就私信了过来——“笔耕不辍,我预定这一年的文章”。
讲真的,点开红包那一刻觉得特别开心。不仅因为自己的文章还是有人会感兴趣(至少她把《我2016这一年》读到了最后),还因为好久好久不联系、我肯定想不到到要主动去分享的人,会用这样的方式给我鼓励。而这种鼓励,虽然只是一个红包、一句简单的话,已经足够让我截屏保存,并高兴个大半天。
如果一开始没有公开分享出去,大概是体验不到这样充满“小确幸”色彩的惊喜时刻的。除了熟悉的人发来熟悉的评论,再无其他。
想起李笑来说的,“我们应该放弃一部分安全感。”
只有放弃掉一部分的安全感,才会有“未知”在等待我们。未知的不确定性,虽然确实没有“安全感”来得踏实舒服,但也只有这种不确定,才可能创造预料不到的惊喜。
按照这个逻辑,只有主动放弃掉“我知道哪些人会产生哪些看法”的确定性以及这种确定性所带来的安全感,把自己置于“不知道谁谁谁看了会产生怎样看法”的不确定情景,去拥抱“未知”。谁也说不好,在放弃掉这部分安全感的同时,你会收获怎样的“确幸”。至少这一次,我收获了一个红包、一些钱、一份鼓励,以及一回老同学的联系。
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就算别人因为我的文章对我产生了某些我不希望的看法,我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了,我也没什么实质的损失。而比起我所收获的,我很肯定是我赚了,这无可置疑。
无意中践行了一次“放弃掉部分安全感”,并且真真切切感受到它给我带来的欣喜。
新的一年,我们可以尝试跳出更多的“安全圈”,主动拥抱“未知”。惊喜也许不会回回都来,但没有“未知”,它大概永远都不会来。
对我来说,放弃部分安全感,就从公开发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