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的岁末,我第一次接触了简书,我觉的简书这个名字就给我一种莫名的好感,我理解的简书就是简单书写文字。其实我个人是非常热爱文字的,记得小学,初中的时候作文好几次被老师当做范文全班朗读,后来由于在应试教育的摧残下,作文越来越快餐化,甚至自己有时候都觉得恶心,但是在中国这个国度,你没有办法改变,只能接受。就我个人的兴趣爱好而言,其实我是非常喜欢看小说,特别是文学小说,刚开始可能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但后来就慢慢的有了自己的看法,慢慢形成三观。
小学的时候,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没有看过几本书,但是对知识的求知欲望很强,我记得家里的报纸,杂志,哥哥姐姐的课本,作文都被我反反复复拿来看,有时一看就是一整天,那种感觉现在都记得。每次只要班里哪位同学有本书,并且愿意借给我,我就仿佛如获珍宝似的,开心的不得了。后来上了初中,我记得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有次我在语文课上看《鲁滨逊漂流记》被我同桌举报了,语文老师当场把我的书收缴上去了,这本书是找同学借的,后来赔了10块钱给这位同学,那时候10块钱对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由于我在班上人缘不错,事后同学们都在骂我同桌sb,然后大度的我并没有怪罪于他,还是和他和平相处。高中我们分别在不同的学校,大学既然填报了同一所大学,还来来往往吃过几次饭,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了。我记得从那以后我就没有怎么看过书,主要还是懒。高中阶段,断断续续看过一些杂书,例如百家讲坛,疯狂阅读(这本书那时候貌似挺火,挺多人看的,好像一个月出一本,上面大多是一些励志故事,现在都喊这些为鸡汤),由于高中是住校,每天10点钟熄灯,我犹记得我打着手电筒躲在被子看百家讲坛,看的真是不亦乐乎,现在回想起来心里还是暖暖的。到了大学,由于空闲时间比较多,我就开始阅读一些文学书籍了,看过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但是觉得平凡的世界写的好好呀,每每读到深情处,总有一种想哭的冲动,真的,我是一个很感性的人,后来我还去空间发了一篇读平凡的世界的观后感,后来就陆续读了《活着》《穆斯林的葬礼》《狼图腾》《尘埃落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白鹿原》《看见》《明朝那些事》等。有趣的事,后来去找工作面试的时候还和面试官讨论过这些作品,更戏剧的是,这一幕在我后来研究生复试的时候又上演了一遍。后来想一想,多读书还是有好处的,书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拓展我们的视野,还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以上是我与书的纠缠历程,虽简单,但真实。
虽这么年来没有写作,但是我骨子里还是喜欢文字的,喜欢文字里的思想,感慨文字所迸发出的力量,欣赏那些文笔优美的人。今天看到简书,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所以我打算好好利用简书这个平台,用文字记录我的生活,学习,用文字记录下我对这个世界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