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尖、麦芒大的优势=
核心需求+应用的典型场景+反馈(互动)机制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难事,只怕做细分。
之前听过一句话,从细小的痛点入手,用针尖麦芒大的优势,做到喜马拉雅的高度,捅破天。觉得很有道理,却并没有多深入去思考过。最近重新调整了一些方向后,发现这句话真是大实话。
首先,每个人的精力、时间有限,能够聚焦一点做好,惟精惟一是很不容易的。对于用户来说,也是如此。没有人会期待从你这里解决一切问题,这不现实,而且不太可能,所以如果你能够讲清楚自己一个聚焦的优势点,让别人感觉到,积累起信任,继而解决他与之相关的一个问题,足够了。
为什么难以聚焦?一方面可能不知道该聚焦到哪里好,另一方面可能更重要的是,舍不得,贪多贪大贪心。比如运动、演讲、写作、冥想,看上去话题很细了,可是切分到应用场景,可能有八万四千种组合。所以,都还是特别大的话题。什么样子才算是聚焦一点的?这就是需求+场景的组合。
比如,聚焦到减肥的需求,有饮食减肥、运动减肥、中医减肥(针灸、拔罐、推拿……),哪怕只一项饮食减肥,怎么吃会瘦,也有不吃晚饭、过午不食的吃法,少吃或不吃碳水、增加蛋白质的吃法。再细分,比如蛋白质,素食者跟肉食者还有很多的区别。因此,当我在某公号的“减肥饮食训练营”,看到他们给用户的菜谱,里面专门还为素食者提供了定制的菜谱选项,心中顿生好感。
细思极恐,天下无难事,只怕做细分。有这样细致、周到的考虑,连我作为用户,都会衷心祝愿他们商业上取得成功。
对照自己做的,做到了么?都还停留在大话题的角度上,何谈其他?依然很贪心地想要什么都要。如果有时间、精力的匹配,想要也没有问题。如果做不到全身心24小时的投入,那就做好一点,只一点想做好,依然需要花很多心力,众多努力,大量刻意学习。
当然,先有人们聚在一起的核心需求(大胆假设),通过人际不断优化、梳理需求(小心求证),不断循环往复,共同收获价值。为他人创造价值,增值彼此价值,是商业走下去的根本条件(因缘)。如果只是在微信群里活跃气氛,插科打诨,几个人聊的很high,到处跑增进关系,虽然有必要,可是本末倒置了。
暂时还是做不到,怎么办?边做、边学、边总结呗。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商业上的聚焦,也是《定位》中讲到的心智定位。人们的心智是很难占领一席之地的。心智定位,比如星巴克之于繁华办公室的楼下,白领吃早餐、谈事情、喝咖啡的地方;麦当劳,人流量最大,普通人吃一口就走的路边小店;KFC逐渐中国化,堪比福建沙县小吃、成都小吃的“舶来店”。每一个心智定位(优势)背后,都有三点:
1、核心需求:痛点、兴趣点或共鸣点
痛点,常表现为有用,多存在于生存层面,类似“办公室里的大象”,让一个人很难受,迫切想解决的问题。比如生病上医院,饿了要吃饭。又比如,滴滴快车解决的是“打车难”。多少年来,“打车难”的痛点一直都存在着,而个人私家车闲置、空载的情形也一直有。滴滴打车通过信息、定位的匹配,嫁接两者,解决了“打车难”的痛点。
兴趣点,常表现为有趣,多显现于生活层面。比如艺术、审美类,或者像喝茶等。
共鸣点,常表现为被打动,多有社会、群体认同感,觉得自己跟其他人是同一伙的,是同一团体的融入感,同样位置的心有戚戚感。比如蒋勋讲红楼梦,从青春的角度解读宝云等,让有过青春经历的人们被打动,追忆、回忆起青春,被唤醒,“挠痒痒挠到心窝里去了”。
目前很多流行的文化现象,比如TFboys是被80后的妈妈们看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商家价值很高。又比如萌系文化,像广为流行的可爱猫咪,据说无论哪个零后的女性,都有一群人被猫猫激发出强烈的少女心。像今早一起吃饭的扬帆童鞋,很爱有猫咪大头萌像的勺子,只准自己用,不许其他人用。而某童鞋买了一堆水杯,专门叮嘱我:粉红的这款,只准我自己一个人用。哎玛,你们也是够了。
2、应用的典型场景
同样是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在每一个不同的地方就会有不同的风貌。比如西方演变出一支蓬勃发展的“正念”(卡巴金博士创立),在硅谷流行的冥想,现在“出口转内销”回到国内,在知识分子、创业圈内传播。又如日本的佛教,重视仪式感的方式,一样明心见性。再如泰国、缅甸等地的南传佛教,流行于很多城市的内观中心(葛印卡老师等)。在中国台湾、大陆的大乘佛教,定位于济世情怀……这些是大的应用场景。
具体切分到小的,比如将冥想作为提升“元认知能力”的李笑来,我们自控力school将冥想应用于白领人群情绪管理的场景,有人将冥想用作精力恢复、帮助提升睡眠质量的好工具,也有人作为自我疗愈的好方法……这些应用的典型场景,分别有不同的特点与面向,并无高低卑下的差别,都是为特定的一撮人服务的。
是的,是特定的一撮人,哪怕这些人为数不多都没关系。他们不仅是用户,也是一起提升的同学与朋友,一同共创,共同受益。这就是第3块:反馈(互动)机制。
3、反馈(互动)机制:参与感
既然用户就是自己的朋友,那么朋友们就不仅是被动的接受,还是主动的参与者。参与感,虽然是小米提出的,对于社群来说广为适用。试想,借由微信公众号、社群会发现很多同道中人,大家一起学,逐渐发现彼此的契合点。这时,或参与进来一起做,或参与研发周边产品,或成为相处笃洽的朋友。像自控力school中,还成就了好几对伴侣、情侣,这也是挺大个福利嘛。一个人的视野拓宽了,世界变大了。
互联网人际的网状结构,很像《华严经》中提到的层层无尽、无尽缘起,每一个点都可以链接其他点,万物相互依存而生。也犹如一屋之中,灯灯相照,交相辉映的盛况。
其中,要特别规避自我中心主义。有时候,我们会陷入自我的逻辑、思维模式中,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诚然,就算是曾经吃到甜头,但商业环境变化太快了,保持思维更新的同时,还需要听取他人的反馈。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一定是对的,实践与数据说了算,用户的反馈会再进一步印证。
不过,“家有千口,主持一人”,对待反馈,要“听多数人的意见,跟少数人商量,自己(或小团队)做决定”。
小结一下,针尖、麦芒大的优势=核心需求+应用的典型场景+反馈(互动)机制。商业真是一件奇妙的演习,让人不断深入其中,思考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