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爱与黑暗的故事》,突然有点感动,有点悔恨。因为读书这件事从来都是被我当做一种工具,而不是生命本身。为了考试为了工作,为了有料有聊,为了打发时间……不管怎么说,它们是生活的点缀,尤其觉得文学、绘画、音乐,这些都是生活的点缀。正像那些妈妈们忧心忡忡地反对孩子走音乐之路一样“能当饭吃吗?”“像我们这样的家庭,还是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吧。”看到中国好声音里,学员们讲述自己的追梦艰辛路而泣不成声时,我没有感动。对有些人,这本来是一条艰难的路,自己选择自己承担,没必要让全世界都来支持和同情。但对另一些人,是快乐甚至简单的,所需要的只是才华。
可是现在,我却觉得这些是生命的不可或缺。曾经我从来没有足够用心地体会它们,感受它们,只是在悲伤时用悲伤的音乐来冲淡悲伤,在无聊的时候用无聊的书籍来打发无聊。可是啊,所有的作品背后,都是一个生命,一段历史。这些作品之所以产生,一定是那个为了解决那个生命曾经的悲伤,诉说那个生命与宇宙的共鸣。
《爱与黑暗的故事》,作者阿摩司·奥兹,在母亲自杀的阴影下自责过、痛恨过,他始终不能释怀,于是用整整一本书去抚慰自己内心的悲伤,理解生命逝去的因由。他说,“我写此书把死人请到家中做客。此次,我是主人,而他们,死者,则是客人。请坐。请喝杯咖啡。吃蛋糕吗?也许吃片水果?我们必须交谈。我们有许多话要说。我有许多问题要问你们。毕竟,在那些年,在我的童年时代,我们从来没有交谈过。一次也没有。一个字也没有。没有谈论过你们的过去,也没有谈论过你们单恋欧洲而永远得不到回报的屈辱;没有谈论过你们对新国家的幻灭之情,没有谈论过你们的梦想和梦想如何破灭;没有谈论过你们的感情...”
他说,或许是契诃夫小说构建出了那种中产阶级的敏感、纤弱与悲伤,他的母亲或许能够咬紧牙关,忍受艰辛、失落、贫穷,或婚姻生活的残酷,可是,她无法忍受庸俗。这或许就是她选择自杀而去的原因。
书中处处都是作者真诚的诉说,他说:
“爱是对立事物的混合,是极端自私与完全奉献的混合,一个悖论!此外,大家一直在谈论爱,爱,但是爱并非你所能选择,你抓住了爱,你患上疾病,你陷入爱,像陷于一场灾难。”
“孤独酷似沉重的铁锤,打碎着玻璃,锻造着钢铁。”
“生活靠一根细线维系。我现在明白,他们一点也不知道能否真的可以再次交谈,或许这就是最后一次,因为天晓得会出什么事,可能会发生骚乱,集体屠杀,血洗,阿拉伯人可能会揭竿而起把我们全部杀光,可能会发生战争,可能会出现大灾难,毕竟希特勒的坦克从北非和高加索两面夹击,几乎要抵达我们门口了,谁知道等待我们的会是什么。空洞无物的谈话实则并不空洞,只是笨拙罢了”
“人可以像蚂蚁那样被杀死 ,作家也不难被杀死 ,但是书呢 ,不管你怎样试图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灭绝 ,也会有一两本书伺机生存下来 ,继续在雷克雅内斯梅岭 、巴利亚多利德或者温哥华等地 ,在某个鲜有人问津的图书馆的某个角落享受上架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