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我和先生去澳洲玩了一圈回来。发现澳洲与国内的差异非常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的贫富差距悬殊,东部沿海城市已经发展得非常繁荣,而西部还有地区的人们常年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而澳洲完善的社会福利和高税收制度催生出大量的中产阶级,极端贫困或一夜暴富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2.国内的环境差距悬殊,有的城市常年雾霾沉沉,有的城市则晴空万里。澳洲几乎没有城市受到雾霾影响,蔚蓝的天空像当地便宜的牛奶一样是最为寻常的事物。下图是大洋路的天空。
3.国内的工作压力比澳洲大。澳大利亚的法律规定每周的工作时间是38小时,澳洲本地人几乎从不加班。国内的很多白领则习惯性加班到深夜,准时下班反而成了惊喜。可能这和澳洲的福利制度有关,澳洲的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制度让人们不再为了生存而工作,而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工作,因此当地加班的人非常少。而国内的人们因为忧虑老无所依以及昂贵的看病费用,不得不在年轻的时候更加努力地工作,以便积攒足够的财力安度晚年。
4.国内的草坪比澳洲保护得更细致。国内的草坪往往有醒目的提示不得践踏,澳洲的草坪可以随时席地而坐,学校也配有绿草如茵的足球场。国内因人口密度大,以至于绿油油的草坪变成了需要精心保护的稀缺资源,反之澳洲因为人口密度小,草地也如同蔚蓝的天空一样稀松寻常。下图是我在草坪上喂鸽子,周围还有很多孩子在草坪上嬉戏。
5.国内的菜比澳洲菜好吃。澳洲的烹饪方法远不及国内丰富多样。炒菜、炖菜、红烧菜基本上只能在中餐馆才能吃到。澳洲人更喜欢吃炸鱼、薯条、汉堡、沙拉。下图是我在凯恩斯的早餐:
6.凯恩斯的冰淇淋比国内好吃,因为牛奶质量好,冰淇淋也做得特别美味。
虽然澳洲的环境和国内相比确实好不少,而且我和我先生都属于澳洲政府规定的移民专业,但我依然选择不移民。为什么呢?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沉没成本高。我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二十多年,早已习惯了国内的饮食文化和朋友圈子,如果要去一个没有亲人的地方重新适应新的环境,应该是不小的挑战。人就像企鹅一样,是群居动物,脱离的熟悉的环境,哪怕物质条件再好也倍感悲伤。
2.机会成本高。澳洲的社会福利相对完善,经济增速也非常平稳,似乎并没有我存在的必要性。而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我在国内就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一样共同构筑美好的未来,成为浩瀚历史向前发展的推动者之一。就如同一碗阳春面不能提高一个已经吃得很饱的人的幸福指数,却可以让一个还处于饥饿状态的孩子果腹。
3.澳洲的基督教已经比较普及,而国内还有很多人从来没有听到过福音,我在国内可以让更多人知道耶稣的救恩,将来能有更多人进天堂也是一桩美事。如果有对耶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
4.我在国内生活的幸福指数比澳洲高。一个人的幸福感不是由他长期所处的生活水平决定的,而是自身的改变幅度决定的。我在国内可以一点点见证中国经济的发展,切身感受到每一个改革带来的生活水平日新月异的变化,会比在澳洲长期过着一成不变的安逸生活更加幸福。
5.我喜欢中国的历史。澳大利亚的历史太短,少了一点厚重感,也缺乏可使用的大样本进行研究。中国的历史坎坷而富有生命力,各个阶层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来的生活状态也千姿百态,不论是做研究还是写随笔可取材的内容都相当丰富。
综上所述,相比澳洲经济的发达和制度的完善,我更喜欢中国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也是我为什么不选择移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