磊,支教时认识的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加上了他的微信,我几乎没有找他聊过天,但是每逢过节都会发来祝福语,这一次跟他聊了几句,当得知我仍在上学时,他对我说一个人在外照顾好自己。
记得没错的话,当时他是跟自己的弟弟一块来报名的,那时候他刚上初中,弟弟小学二年级。他今年该上高中了,但是在一个考高中甚至要比考大学还要难地方,他就没那么幸运了。现在他一个人在外打工,本应该学习的年纪,却要开始独自面对风雨,可对他来说已经习惯了。
支教时有80多个孩子来上课,小的才刚上幼儿园,大的有的已经上了初中,三年过去了,不知道现在还有几个孩子依然在上学。
前段时间看了黄磊演的《小别离》,一群家长为了孩子能够上一所重点高中,家教,补习班,冲刺班甚至打算将孩子送出国。
当然在西部的时候,跟那里的家长谈起孩子上学的事情,他们都是支持的,他们也认为只有上学才能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提供给他们的资源又有多少呢,村里的小学平时的学生不超过30个人,三四年级的孩子只有四五个人,学校里的老师加上校长只有五个人。如果想获得好一点的教学资源只能选择去几十里的镇上要不就是县城,而这就意味父母其中一人要去照顾孩子,另一方就要负担起家庭的开支,很多情况下家里的孩子又不止一个,很多家庭都是三个孩子,学习的费用可以说占了家庭开支很大的一部分。一旦考试失利,只能在复读和辍学打工之间选择,不过大多数的孩子是选择了后者,早早的离家,选择独立。我不否认在同样的地区依然会有考上大学甚至名牌大学的学生,可这在整个地区的同龄人中又占有多少呢?在有些人看来,读书不一定就是成才的唯一途径,当然也有很多的人的成功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对于深处大山的孩子来说,除了上学以外提供给他们的还能有别的选择吗?
在本该读书的年纪却早早的踏入社会,但愿他的路不会再让他的弟弟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