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一个“老阿姨”的季度性的总结

我有写日记的习惯,这个习惯始于6岁,我父母把我的堂兄们接进家里的那一年,我清楚的记得我爸兴奋的说:“从此,我就有儿子了。”

然后一直写,从读书写到上班,从未婚写到已育。

同样,以前父母有偷看我日记的习惯,后来我在QQ空间里写,我妈就找她单位同事匿名注册新号以学妹的身份加我去空间看,再后来,我索性QQ,微信,微博都懒得玩,就搞了个日记APP,日记写在那里,把他们觉得全是胡言乱语的读书笔记留在这里,还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抑郁暗黑的、上不来台面的文字留给其他很信任的平台。

至少,在这些“山头”,没人会认真的划出来我的某一句牢骚问我什么意思,问我究竟有什么不满,然后强迫我划掉、重写、不满意、按照他们的要求写。

日子竟然在暗潮涌动的亲子权力争夺战下相安无事的平和起来。今天,我看了一下日记APP,共计170702字。

早上,我在写公司的上半年总结。熟悉的格式,熟悉的内容,熟悉的陈词滥调,已经烧干的大脑里忽然灵光一闪,我为什么不能在这个“山头”也写个像样的总结呢。

至少,让这里未婚未育的读者们看看一个年轻母亲的真正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01 排除万难的考试

上半年,除了家人例行PUA,我觉得没有什么苦难是抗不过来的。这可能和我的性格有关,我是那种一旦被人伤害就会收回所有滤镜,一旦被辜负与误解就看透所有人性的人。这包括爱情、友情与亲情。

上半年,主打一个学习。

在单身时,我爸认为我学习耽误相亲。

在恋爱时,我爸认为我学习耽误结婚。

在结婚时,我爸认为我学习耽误要娃。

现在有娃了,我爸严禁我在家看书学习写试卷复习,他告诉我,你学个鬼,女人相夫教子是正道。

他来自于我国重男轻女最严重的大省,那种骨子里对女性事业的贬低与嘲讽不会因为他对我的爱有一丝一毫的稀释。所以,当我半夜十二点,收拾完家,安顿完孩子睡觉,坐在书房里刚拿出复习材料就被破门而入的他吓一大跳,这一点都不稀奇。

不过,好在我也习惯了,这些年,我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读了大学、研究生、评高、考证。上半年的中午午休大体就是这样废掉的,我在人数稀少的单位图书馆靠着一杯瑞幸熬了大半年。

年华已逝,记忆也在衰退,等到上一级人力资源师考场,内容已经大体复习了5遍,虽然答题也算勉勉强强,好在自己也算满意。

结果如何,已经没有这么重要了。

我妈忧心忡忡的说,这是一级的最后一门了,你要是这次这门还不过,那就还要重考,那可怎么办。

这句话我听的莫名其妙,考不过?考不过就再考呗,又没年龄限制。

我有时很不明白,人,为什么总要给自己设置限制呢。

趁热品尝【日】小川糸、廖雯雯

村上朝日堂 嗨嗬!【日】村上春树、林少华

02 多晚起步都不算晚

上半年,我与爱人在学画这件事上,第一次出现了分歧。

大概情况是这样,三十多岁的我零基础去学了素描,如果我在大学毕业那年就被我爸嫁掉,那么,当年结婚生子,孩子差不多是我素描班里的同学的年龄。

我不觉得这是一件多么丢人的事情,相反,我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我不仅打算好好学画画,目前自己也在努力赚钱打算继续去学点小时候想学而不能学的东西,去看点小时候想去而无法去的地方。

这点,我爱人根本无法理解,就像当年他无法理解我用自己的工资办一张星巴克的卡为什么兴奋到哭一样。

我从来不美化婚姻,也不会妖魔化婚姻,婚姻,本身就是两个适合的人相互适应的过程,我不否认人与人之间鸿沟的存在,他是工科生,是辩证逻辑的典范,是形式逻辑的恶魔,他对金融学很是痴迷,投入与产出算的头头是道,他可以理解我去买奢侈品,可以理解我开始对商业对经济对股票感兴趣,但是他不理解我看一株花,画一幅画,听一次经。

他提出了他的反对意见,我认真的听了,然后,缴费,继续学画。

我为什么把这个事单独拉出来写?因为我觉得它并不特殊。

我周围,有四十岁开始学街舞的商业合作伙伴,有五十岁出国重新读护理本科然后当护士的同事,有七十岁重新学乐器当网红的领导。她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除去网上两极分化严重对已婚女人与已育女人割裂式的评价,她们都活成了第三条路。

接受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角色,享受自己的角色,利用自己的角色。

结婚,或者成为一位母亲,重来不是让我们停下脚步的借口,我们可以阶段性枯萎,但是一定要记住,自己要重生。

悠悠荡荡小天国【日】小川糸、廖雯雯

艺术会让我们更爱这个世界吗大橘子、田橙

小顾聊绘画·壹顾爷

小顾聊绘画·贰顾爷

小顾聊绘画·叁顾爷

今天也要重新出发阿籽奶奶

小小小小的人间李彬

03 我本高山

我本高山。我最近特别喜欢这四个字,也逐渐理解张校长想传递的到底是什么。

上半年,爱人的事业在逐渐上升,加班加点是常态,我的上半年就是在孩子生病、上学、育儿、上班加班、自己先斩后奏的考试与比赛中度过。

我爸难得的认可我的做法,他说,女人就该支持男人的事业,毕竟,你那工作算哪门子工作。

其实我的工作,在外人看来很体面,在我看来,很有价值。

可我做这一切,并不是为了托举我的丈夫,我是为了成全自己。

我不认同女性关于母职的牺牲主义。

我从大城市回到故乡,不是因为我容易被拿捏,是因为我爱自己的父亲,我不想拿他闹自杀这件事冒险。

我结婚,不是因为受不了世俗的逼迫,是因为我想要婚姻,在知道走入婚姻后的得与失之后,我依然坚定自己的选择。

我生育,不是因为无法承受来自父辈的重压,是因为我明知道有了孩子之后人生将大不相同,依然选择做一名母亲。

我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是因为我爱他,所以我有责任和义务给他美好的人生体验和物质生活,所以我会心甘情愿用每晚的所有独处时光陪他玩耍,所以我愿意每天早上早起一边和他聊天一边和他上学,所以我愿意用每一个周末陪伴他去看这些奇怪而美好的世界。

而做这一切,从来都不是因为我对世俗的妥协,这来源于我对于女性或者母亲这个身份的感激。

对他的陪伴,这无关我父亲的施压,同样,不在乎丈夫的陪伴,这也无关我对丈夫的爱慕,这是因为我对孩子的爱,我愿宁愿把精力用在养育孩子和提高自己身上,我也不想浪费这些力量去讨好或者驯化丈夫。

寄希望于人性,不如看透人性,寄希望于他人的改变,不如掌握规则。

我因为有了孩子,所以有了软肋,性格中的很多部分开始变得柔软,我开始关注到了生命的美好,这是我始料未及的获得。

我因为有了孩子,所以有了铠甲,我开始挑战很多我以前害怕的项目,开始发现自己巨大的潜力,并把这份潜力和勇气用于我的事业上,我会在事业上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因为一个跑的快的母亲,背后不可能站着一个落伍的孩子。

所以,我会保留我说话的权力与工作的权利,用实力撑起属于自己的天空。

这是我想表达的全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