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书中有这样一句话:
“你所采取的观点会对你的生活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决定你能否成为你想成为的你那个人,以及你能否做好你最看重的事情。”
这就像是一个路标一样,当你决定如何处理事情的时候,先有一个思考方向,再决定你应该朝着那个方向走,如果一开始你的方向就出现了偏差,结果可想而知。小的信念,往往会决定大的结局。
所有的小情绪的背后,都隐藏着更为隐秘的思维模式;而你是否能够获得幸福、成长与成功也往往取决于你用哪种模式思考。
感悟:今天刚发生在我身上一件事,看到孩子班主任在群里统计校外寄宿生,正好昨天侄子学校发了一个电子表格,我立马给孩子班主任发过去了,发过去以后她只回复了一个感谢表情,看上去并没有在采纳我的意见,这时我很后悔,早知道就不发了,她没采纳我意见,而我又无事献殷勤,她会不会对我留下不良影响,会不会改变对我孩子的态度,心中一万个后悔。这就属于固定性行为。
成长性行为的人会这么想,我为什么把我认为对老师有用的东西发过去,她没有采纳,是因为群里已经回复一些了,再发电子表格会搞乱,
这一点在成功人士的身上会有更明显的体验。
韩寒是大众熟知的作家与赛车手,开年上映的电影《飞驰人生》便是他根据自己的经历改编导演而来的。
一个作家,也可以成为一名职业赛车手。
因为对于他来说,别人的评价并不能构成自己的成就,而成就感是需要自我提升的。
就像是之前在赛车场上,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的经历,韩寒依旧不断改善自己的驾驶技术,最终获得了傲人的成绩。
很多时候,对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来说,为了维持自己固有的成就感,往往会放弃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东西。
他们怕失败,怕因为失败而毁掉带着身上的标签,一旦标签被毁,那些通过外力证明自己成功的东西也会随之消失,他们就会陷入进失败的阴影中,很难自拔。
而成长型人格相对于结局,更在乎自己能够在整个过程中得到哪些挑战,完成它,掌握新的技能,变成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