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六艺课程 | fen解知识点

1 六艺课程是什么

六艺课程是我国的艺术课程与教学形态的具体表现,萌芽于春秋时代,成型于战国时期,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以孔子私学为典型代表。

六艺,在我国古代西周时期官学和春秋时期孔子私学中,是以“礼”为核心的六门基础课程,即“礼、乐、射、御、书、数”。

①礼乐

礼乐是密切配合的,凡是行礼的地方,也就需要有乐。礼乐贯穿整个社会生活活动,体现宗法等级制度,对年轻一代思想政治、道德品行的培养有重大的作用。

礼,是调节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和法律制度。存在于政治、伦理、道德、礼仪,以及社会生活等的各方面。乐,包括诗歌、音乐、舞蹈。

②射御

射和御都是具有军事训练目的的课程。射指射箭。御指驾驭马拉战车。在当时,古人作战,弓箭是重要的武器之一,战车属于重兵器械,在战争中也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射、御这两种技能是当时男子所不可缺少的。

③书数

书数是基础文化课程。书指的是文字读写,数指的是算法。

六艺课程对应配有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

2 六艺课程的影响

六艺课程对后世人文课程体系形成的深远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重视礼乐教育。

这种思想被后世所继承,对后世的课程设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②文武兼备、知能兼求。

六艺课程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传统文化,也注重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参考文献:

[1] 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9-30.

[2]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2-24.

以上就是今日的知识点fen解。如果您喜欢,期待您的关注与评论,谢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六艺教育是典型的文武兼备的教育,掌握六艺的学生既是知书达理的谦谦君子,又是能抚琴高歌的文人雅士,同时还是能上阵杀敌...
    博慧bohui阅读 1,656评论 5 15
  • 标签类型块1.独占一行2.支持所有样式3.不设置宽度的时候,宽度撑满整个一行内嵌1.可以在一行显示2.不支持宽高,...
    奶瓶SAMA阅读 210评论 0 0
  • 公司/团队/项目名称:Hiphop高街服饰淘宝自营店 产品名称:街头休闲服饰 联系人:Young 电话:18178...
    我还是叫egg阅读 192评论 3 0
  • 刚完成了我在头马的C9 speech,迫不及待的开始准备C10了。下一个speech的topic是 just do...
    LindaGE阅读 617评论 1 0
  • 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相对于《活法》而言,其内容更多的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来阐述作者对待工作的看法,给出了更多的生活...
    minutemen阅读 9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