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渐消失的传统文化

   2012年的电影《孙子从美国来》,很小众,以80万的超低成本秒杀了一众动辄上亿元投资的国产“大制作”。虽然没有在影院播出,仅仅播放在电影频道,却因为其在传承文化上的足够重视而受到大众的瞩目。

  电影上每一幅画面都是在向传统文化致敬-----老轱辘井,太师椅,土炕,麻雀窝,滚烫的热油浇下去喷香呲溜的油泼面,老旧的房檐上垂下来的蜘蛛,一跺脚就扑哧扑哧往下掉灰的房顶,更别说穿插其中的皮影戏……而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王馆长请求老爷爷重唱皮影戏而他多次拒绝后,与同伴说起皮影戏不过是领导为仕途上升建造的表象时,他脸上表现出来的难过和黯然­——这是对我们传统文化被利益化的痛心。

在外界环境中,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的大趋势,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而全球化的大环境更加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落;对我们自身而言,工作和生活的快节奏使我们无暇去体验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让我们无法对传统文化保持欣赏;传统文化一成不变的格局,也使得其在日益更进的大潮流中落于下风……

 而这部《孙子从美国来》炙痛了我们的神经,给我们以警醒,让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传承我们的古老文化,如何让我们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全世界。

    如今我们要做的,无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政府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投资力度,拓宽传统文化的学习渠道,将传统文化深透于城市和乡村的每一处,让我们的传统技艺人得到应该有的尊重和理解,更让人们有地方、有能力、有渠道去学习;其次,我们的广大电子媒体和刊物也应该发挥其号召力,通过报刊、杂志、LED、纪录片等等形式,让人们广泛的了解,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次,我们自身也应该在闲暇之余,多多的关注我们的传统文化,静下心来去体会我们传统文化的美好。

 虽然传统文化的道路是任重而道远的,但是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看到我们的皮影、京剧、点翠等等传统技艺在世界的舞台上被全球惊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一》 夜漫思长路,辗转不觉眠; 明朝出家门,千里何时返。 《诗二》 倚窗雨入梦,滴哒马蹄响; 恨不长一夜,天明...
    马流云阅读 230评论 0 2
  • 我想我一定是个中二病吧,可能还是晚期。一年级的时候,总想着自己是上天选召的使者,是可以去劫富救贫拯救世界的,可以让...
    陈出新阅读 300评论 0 0
  • 推开门 看见朝阳普照 听不见昨夜的虫鸣 融入早晨的空气中 不是森林 闯进微凉的薄雾中 只听见自己的脚步声 仿佛叩起...
    修齐治不平阅读 199评论 9 4
  • 察觉到要上学了是上个月底,一个要好的同学发短信同我说她要出发去学校了,我沉思了两秒觉得不可思议,想想也情有可原,年...
    潘清清阅读 23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