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当他提出了精神分析理论,尤其是儿童性欲理论和双重本能驱力理论后,就注定站在了无论是舆论还是学术界的风口浪尖上。

一直到现在,他仍然被批判着讨论着。

当我在读《精神分析引论》、《梦的解析》和他与荣格的过往时,我能感觉到我对弗洛伊德有愤怒。

我不满于他因为过于坚守自己的理论,而不愿意去敞开接纳更多的未知,因而“驱逐”了一批才华横溢的弟子,包括阿德勒、荣格。

我不满于他过于强调性欲,执着于将一切神经症症状、矛盾、冲突都归结到早期的性幻想、性欲没有满足宣泄上。

当我在看他对德拉的治疗案例时,我不时因为他过于直接一阵见血的判断断言而感到愤怒。我不满于他的自大,我认为他的判断更多源自于自己的投射。

而当我越多的学习精神分析、学习存在人本、学习更多的知识时,我也开始反思我的那种不满,是否在另一种程度上,代表了我的投射。

我的不满和愤怒,更多的在于弗洛伊德的不完美。而他的不完美本身,即有自身力比多的固着(性欲),又有他所处时代的限制。

我的不满和愤怒,在于作为伟大精神分析的先驱者,他为何能有如此多的错误和决断。我错误的将弗洛伊德置身在了当代的环境下,而忽略了他在维多利亚时代能够提出这些理论的勇气和独创性。

是的,独创性,当我过度的强调一个完美的创始人时,我就将自身理想化的客体形象投射到了他的身上。而这种对完美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会压抑人们的开创力,会磨平人们的勇气,会让我们畏缩不前。

当我看清自己的投射后,我再去看弗洛伊德的理论,我发现,在这历史长河之中,不但精神分析的理论是在不断发展融合的,在弗洛伊德的有生之年,他也在不断的发展自己的理论。

在他对自己的研究、对来访者的研究分析中,他将布洛伊尔提出的自由谈话发展成一种治疗方式;他提出地形模型(无意识、前意识、意识),并进一步延伸出双重本能驱力理论(性本能、攻击驱力);他通过临床研究,将他提出的幼儿诱惑理论发展成儿童性欲理论,并第一个用性欲驱力来划分儿童的成长发育阶段;为了描绘来访者的冲突,他提出了人格的三结构模型(本我、自我、超我);他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自由联想发现了来访者内在的冲突、阻抗,在治疗中,他从开始的将移情视为治疗的阻碍转而认为移情的发生是治疗的关键;梦是他认为咨询师同来访者无意识工作的通道,超我作为潜意识的警察不断审查着梦境中的元素,这些元素只能通过凝缩、置换、象征才能冒出头来。

精神分析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而他的后继者们无论是彻底“叛离”了弗洛伊德的理论,还是在他的基础上进行修正,我们都能从其理论中看到某些弗洛伊德的影子。

我非常喜欢一句话:人的内心皆有裂缝,那是光进来的地方。当弗洛伊德去直面人内心不愿意袒露的冲突、性欲、防御等等时,当他将这些开诚布公的谈出来时,他就为那些饱受性压抑折磨的人送去了一道光。

“人就是这样啊”、“人总是会有欲望的”“人就是从口欲、肛欲、前生殖器期····一步步发展过来的”“性是本能不是罪恶”·····

这些理论看似黑暗,却有大慈悲,让我们能够先去接纳,接纳一个有欲望有渴求,但可能会压抑会防御会冲突的自己,然后再在真实自我的基础上去发展出自己本应有的模样。

你好,亲爱的弗洛伊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要误会,不是写给什么伟人,而是写给初中的一位旧友。 一位喜欢了我整整三个年头的旧友。 整个初中岁月中的一朵奇葩,...
    顾时峥阅读 765评论 2 4
  • 最近读了玖月晞的亲爱的系列,让我印象比较深的便是亲爱的弗洛伊德和亲爱的阿基米德这两本。亲爱的弗洛伊...
    14广告朱美洁阅读 1,425评论 0 2
  • 这是我第二次写关于《亲爱的弗洛伊德》的读后感。没办法,谁叫我一个星期看不完两本呢!这说明我不会为了完成任务就...
    法1704朱香阅读 3,222评论 0 0
  • 我想去扬州(歌词) 烟花三月,我想去扬州。 春风十里,多少繁华忆旧游。 荠麦青青,二十四桥明月有。 隋舟唐殿宋瓦,...
    益德居士阅读 743评论 4 12
  • 总想表达些什么,却不知道要从哪儿下笔,感觉心中有千千万万,却汇不成河 那就从今天的一小段开始 感受温暖~~换了新的...
    A家庭教育师王晓青阅读 23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