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公安”故事:一次狼狈的跨省抓捕行动

原创:那些年的那些故事

    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因为一桩产品盗窃案,我们到华北某地对犯罪人员(那时没有犯罪嫌疑人的说法)进行抓捕。一行4人中,两个是县局刑警,我们两个是厂保卫科干事。

    罪犯是长期在我们厂购买废料的,时间长了,就跟厂里的工人勾结起来,盗窃产品。事发后逃回了老家。

    天寒地冻,火车拥挤,一路奔波到达目的地的县城,直接找到刑警队。

    刑警队只有一个内勤小伙值班,一个大铁煤炉上水汽蒸腾,屋子里很是暖和。看了介绍信工作证,听了情况介绍,内勤小伙给罪犯所在地的乡镇派出所打了电话,然后让我们直接去派出所联系协助。

    坐上四处漏风的中巴车,在砂石公路上颠簸了两三个小时,赶到乡镇时,已是晚上七八点钟,天也早已黑尽。

    找到派出所即发现情况不对,一个满身酒气的中年男人正在派出所院子里大吵大闹,一帮乡镇干部围在那里,好像是在劝解什么。看见我们中间有警察,一个干部悄悄告诉我们,吵闹的男人就是派出所副所长,因为今天新所长到任,原来以为会被提为所长的副所长借酒发泄,搞的大家都很尴尬。

    毋庸讳言,那时候对公安警察的要求远没有现在严格,喝酒甚至喝醉的现象颇多。

    新所长听完我们介绍的案情及协助要求,表示今天很难办,他初来乍到,对当地情况不熟悉,副所长又是这个样子,让我们明天再来。

    所长说的合情合理,但我们商量了一下,觉得还是要兵贵神速,因为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最怕的就是跑风漏气,一旦罪犯跑掉,我们千里迢迢这一趟就白来了。

    于是跟所长商量了一下,希望派个人协助我们,今晚就行动,务必抓住罪犯。

    看着我们很坚决的样子,所长皱着眉头想了想,说所里没有人,我只能找一个人领你们到村里罪犯家。我们说可以,于是所长跟乡上干部商量了一下,找来一个农民,给他交代了几句,我们马上就出发了。

    罪犯所在的村庄距镇上有七八公里,没有车,只能步行。八十年代初的公安是很穷的,县刑警队都没有车,何况乡镇派出所。而且那时候也没有出租车三蹦子一类,走路属正常操作。

    公路上偶尔有一辆卡车经过,灯光过后一片漆黑。我们一行5人,孤零零的走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还好因为走路,还不算太冷。

    一个多小时后,带路人指着前面那片黑压压的房屋说,这就是了。

    村庄很大,没有通电,低矮的房屋中,星星点点有一些煤油灯光在闪烁。在小巷子般的通道中七拐八拐,到了一家门口,带路人没有说话,指了指门口,然后转身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大门没有关,我们推开门,一下子冲了进去。一个小院子,正面三间房子,一男一女一个小孩,三口之家,正在煤油灯下做着什么。 我们迅速进屋控制住男人,这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就是我们要抓的罪犯。

    男人惊慌失措的在抗拒,女人和孩子吓的大哭,加上我们的大声喝斥,一下子就热闹起来。我们都没有注意到,一个大约十二三岁的男孩偷偷溜了出去。

    人抓到了,我们松了一口气,准备给家属做做工作,然后把人带走。正在这时,外面却有了一些动静,有人在门口探头探脑的窥视。

    外面的声音越来越大,我在门口探头看了看,发现巷道里聚集了很多人,有手电筒光在晃动。人群中有一个带皮帽子,衣着打扮像干部的中年人在说话。意思是不知道是哪里的警察,乡派出所也没有来人,大家听我指挥,人不能让他们带走。有人问,他们有枪怎么办?中年人说,不怕,我们这么多人,他们不敢开枪。走,大家一起进去!

    我赶紧回屋,告诉大家情况,并临时分了一下工,我负责看住罪犯,他们三个应付村民,人是一定要带走的。

   村民们在皮帽子的带领下涌了进来,足足有一百多人,把个院子挤的满满当当。

   两个刑警站在前面,大声说道:警察办案,请大家协助,不要乱说乱动,干扰我们执法!

    穿制服的警察还是有威慑力的,村民们安静了一下,前排的几个人还稍微退了一点。

    这时候皮帽子说话了,语气比较缓和:“请问你们是哪里的警察?”刑警掏出工作证,递给了他。皮帽子借助手电光,仔仔细细的查看了工作证。然后说道:“你们是外省的警察,到我们这里办案,为什么没有我们乡派出所的人陪同,为什么不通知村党支部?你们这样做是不符合规定的知道吗!”

    我们解释说,已经到过刑警队和派出所,因为特殊情况,他们没有派人来。罪犯我们已经抓住了,请协助我们把人带走。

    皮帽子没有说话,回头望了望,人群里立即七嘴八舌的叫喊起来:“没有派出所来人,你们是不是真的警察哦”。

    “不行,不说清楚人不能带走!”

    “肯定是假警察,不说清楚你们是走不了的!”

    人群一边叫喊,一边往我们身边挤过来,很快就把我们几个人挤的分散开了。

    在人群的拥挤中,罪犯几次要逃跑,都被我抓回来了。但架不住他们人多而且故意往我身边挤,罪犯终于不见了踪影。

    对方显然是商量好的,人跑了,他们的情绪很快就缓和下来,人也慢慢的越来越少。皮帽子临走时还教训我们说,你们知道我们这里是什么地方吗?是当年打地道战的地方,日本鬼子我们都不怕,还怕人民警察!你们没有通过本地公安就直接抓人,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以后应该注意工作方式方法。说完,拍拍屁股走了。

    院子里很快就空无一人,屋子里只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守着一盏忽明忽暗的油灯,哑巴般的一句话也不说。

    我们几个大眼瞪小眼,完全没有想到是这样一种情况,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走吧不甘心,留吧又明显没有什么用。

    枯坐了大约十几分钟,院子突然进来了几个妇女,抱着被子挎着篮子,其中一个俊俏的小媳妇非常热情。她的声音清脆,语速极快,地方话听不太明白,但意思是客人来了,赶快做饭,有新被窝,吃饭睡觉。好像刚才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

    我们面面相觑,警惕性油然而生。显然是硬的过了又来软的。他们还是很清楚,我们真的是警察办案,太过分了还是不行的。

    怎么可能在这里吃饭睡觉呢!我们商量一下,今晚看来是没有办法了,赶紧撤吧。

    我们谢绝了女人们一再挽留,起身出门,身后传来女人们的笑声。

    走在漆黑一片空无一人的小巷道中,狼狈不堪又心有余悸,生怕从哪里飞出一块石头或者有人拦截我们。因为不是重大案情,四个人中,只有刑警带了一支六四手枪,此情此景,哪里还敢有动枪的念头。被那么多人围攻,一个不慎,如果枪被抢走,那才是出大事了。

    又走了十几里路回到镇上,在一家非常简陋的小旅馆安顿下来。累、饿、冷、气一起涌上来,久久无法入睡。

    第二天起个大早,坐上第一班中巴赶到县城,意思是要讨个说法并且希望刑警队出面协助。还是那个年轻内勤接待我们。听完情况后,他说,你们没有派出所陪同就直接去抓人,这个做的不对嘛,出了事情怎么办。说完给派出所打了个电话,说你们去吧,我跟派出所说好了。

    目的没有达到,反而相当于挨了顿批评。人在外地,总不能跟当地公安吵架吧,何况他说的还是有一定道理。于是我们只好又坐破中巴赶回镇上,接待我们的就是昨晚醉酒的副所长,当然现在已经酒醒而且着装整齐。一听情况就勃然大怒,他妈的这帮家伙要干什么,连警察都敢围攻,走,我陪你们去,好好教训教训这些家伙,把人给你们抓来。

    副所长叫来一辆拖拉机,一起到了村庄,找到村部。村支书和村长好像正在等我们,非常热情端茶倒水。副所长说了一下情况,他们显得很惊讶,说昨晚他们都不在家,不知道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表示要认真追查,绝不姑息。

   我们一起到了罪犯家,仍然只有那个一声不吭的小孩在,问不出什么名堂,并一起在家里看了看,在两个木箱里,发现了我们被盗的部分产品。

   副所长严肃的对村干部说,看吧,证据确凿,你们要认真对待,发现罪犯,马上控制,及时报告!

   村长支书都点头称是,说一旦发现这个家伙,肯定抓起来送派出所。

   副所长问了一下我们的意见,我们只能表示同意并且感谢村里的配合与支持。于是案子就这样了。回到村部,已是中午,几个妇女正在张罗饭菜。有凉菜有热菜还有一只炖鸡,热气腾腾的摆上桌子,当然还有白酒。

    村支书村长还有会计做陪,殷殷相劝,于是几杯下肚,气氛就很是融洽,推杯换盏,一顿饭吃的相当愉快。

    村里的主要领导都在,但没有昨晚那个皮帽子,知道没用,也就没问。

    把赃物拉上,醉眼朦胧的跟村干部告别,回到镇上,感谢了副所长,我们便急着去赶最后一班到县城的中巴车,小镇那个小破旅馆冷的实在住不下去。那两箱赃物是铁疙瘩,十分沉重无法携带(说实在价值也不算高,只不过那时候立案的标准低),只好在街道上发卖,很快有人围上来,几经讨价还价,基本上以废铁的价格卖了,然后一身轻松上车踏上了返程。

   刑警说,他们办案多年,从来没有这样夹着尾巴狼狈逃出的经历。我说,打鬼子的地方有光荣传统,也不丢人!

    后来当然也就没有后来,因为没有证据,跟罪犯勾结的那个职工算是逃过一劫。不过那个罪犯倒也再没有敢到我们厂来,也算一收获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楔子] 南翎市,早晨。 清晨上班的闹钟,不是鸟儿的欢笑,不是人们的相互招呼,不是环卫工人用大扫把扫动地面的刷刷声...
    猢桃夹子阅读 365评论 0 1
  • |1977年12月11日| 破旧的仓库,十几年前应该派上过大用场,而此时此刻它已经被荒废许久的样子。仓库里并不知道...
    张奉哲阅读 1,787评论 5 23
  • 高楼下的危机 熟悉的清晨、熟悉的雾霾、熟悉的街道、熟悉的公交车、熟悉的早点摊、甚至熟悉的等候公交的乘客。当然,任何...
    毛瑟快慢机阅读 335评论 0 0
  • 第一章 上高中那会儿,还没智能手机,连单色屏的手机都贵得离谱。我们班里总是会有一两本小说、漫画或是杂志互相传来传去...
    安迪斯晨风阅读 520评论 0 2
  • 是魔宙半虚构社会派悬疑系列 由警察林野讲述当代城市的犯罪调查 大多基于真实罪案和社会事件改编而成 从而达到探索人性...
    我不讨喜_d65e阅读 40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