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文
每一个海岸,都有不一样的情景;每一次出行,都有不一样的心境。我在的地方有你,就是最美的风景。
———深圳.南澳月亮湾随感
一觉醒来,窗外已是一片明亮。拉开窗,惊喜地发现满眼的海水。只是,浑浊的水面上漂浮着许多船,还有成排的“房子”,难道是“水浸”?
睡意朦胧的视觉渐渐清晰,意识也渐渐苏醒,几艘巨轮在水天相接处高傲地伫立着,证实我眼前确实是一片真实的大海。昨晚的那场暴雨,未能阻止我们贪玩的念头,哒终究是把我们娘俩都带到海边来了。
拍了照片发朋友圈,才发现我们住了一晚的地方叫做深圳.南澳月亮湾双拥码头。也在这一刻才发现,我只知道哒要带我去深圳玩,却未问过具体要去哪里。似乎一直以来我都爱跟着,却很少问去处。在我的心里,在一起,去哪都可以。
这次出行,是因为某位“钓友”爽约,哒才想起邀请我参与。好在我并不介意做“备胎”。这些年,哒节目太多,我事情太杂,两人能一起的时间却太少。我们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矫情,说走就走才是更适合我们的风格。
第一天的午餐设在渔排上。也就是清晨我从窗外看见的那一幢幢的“房子”。快艇“嗖”地一声就把我们带到渔排上。刚登上鱼排,我就感觉整个世界都在晃,儿子却无事一般。随行的4个孩子看到麻将桌就兴奋地围上,各就各位各自玩起。对于他们来说,麻将就是玩具,他们砌的长城,有自己的规则。
男士们忙着点菜,两个“大厅”之间是用渔网一格一格隔开的“水箱”。各种生猛的鱼虾海鲜不时跳跃着,密集地游动在海水里。服务生手持网兜,随着朋友的手一指,熟练地捞起一条石斑鱼。只见他快速地往案头一扔,刚才还活蹦乱跳的大鱼即晕了过去,刮鳞剖腹,再见到时已是桌上鲜美的盘中餐。各种鲜美海鲜令人流连忘返,可渔排的摇晃,却让旱鸭子们望而怯步。随后几餐,在家属们的反对下,都没敢再安排在船上。
饭后,几位海钓发烧友照例要出海钓鱼。我原计划跟上,儿子更是早早穿了救生衣积极参与。只是暴雨过后风浪仍不小,哒担心我们晕船,最终没同意随行。
双拥码头的海岸不是玩耍的地方,却也还有些许沙滩。下午,我和儿子睡够以后到码头的一角玩沙,沙很白,水很清,儿子开心不已,还主动认识了几位在海边玩耍的“小朋友”。我一边看守着儿子,一边迷恋着满是渔船的码头即景。手机拍下的照片,已难以满足心中对美景的追求,可我依然乐此不疲地拍着,各种角度。
等到夜幕降临时,儿子已全身湿透。换了干衣衫赶着回客栈冲凉,走到门口恰好遇见收杆归来的爸爸,各种欢乐亲热,道不尽的美好。
三个男士的海钓战绩一般,却也增添了两道菜。餐厅选在海边的露天楼台,吹着海风,惬意无比。儿子忽然惊奇地喊:“妈妈,那是什么呢?”我循声望去,水天相接处,一轮轮硕大的夕阳几乎快要落入水里, 红彤彤如画上一般。我连忙拿起手机拍摄,效果却不甚理想。再拍时,刚才还浮在水面的夕阳早已不见踪影。
湛蓝的天空悄悄拉上了漆黑夜幕,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眨着眼睛。海面上的渔船都亮起了灯,各种颜色的灯光争相夺目,绚丽多彩。再远处,水天相接,星辉相映,早已分不清那一抹光亮是天上的星星还是船上的灯火。
晚餐还没完全结束,发烧友们又迫不及待地再次“出海”这回要钓的是“墨鱼”。我并不看好成果,反正要带娃的人也没份参与。于是跟几位“太太”继续晚餐八卦,看着相互追逐嬉戏的几个娃,安慰打闹哭泣的孩子。
儿子玩闹了一天,早已疲倦不堪,才刚过九点就嚷着要睡觉了。拾掇完儿子和自己,舒服地躺在2米宽的大床上,开着电视抱着电子书,跟微信里的好友瞎扯着,享受着孤单的狂欢。
大约十点半,外出海钓的小伙伴们回来了。哒回到房间里喊我们下去参与夜宵,儿子却怎么叫也弄不醒。我原本懒得再下去,宁愿在房间里守着熟睡的孩子。可哒说我不去试试他们钓的墨鱼会后悔。于是他自告奋勇地照看儿子,让我先去“尝鲜”。
来到一楼的院子里时,朋友们已开吃,一大盘煮好的墨鱼摆着。旁边是一个简易的小煤气炉和一口装着清水的锅,吃完再将新鲜墨鱼往锅里一烫,又一盘鲜美的极品被捞起。新鲜的墨鱼脆且香甜,一咬即满嘴的墨汁,文字难以描述的感觉,那是我从未体验过的鲜美。墨鱼个子很大,我一口气吃了两只已感到很撑。如今却后悔当初应该多满足一下自己的味蕾。
此刻,我的心里如爬满了蚂蚁,肚子咕噜噜地叫了起来。那晚的美味已无数次唤醒我的“馋虫”。还好有文图为据,我们的记忆又增添了一个在海边的共同回忆。
哒说下一站万山岛,那里同样有漂亮的海滩美味的鲜鱿,期待端午节小长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