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第一步,而想要获得成长,自律也是第一步,所以问题等于成长?
这个等式有些奇怪,待我们来变个形。
最近有看一本新书《决策的艺术》,这本书是由3位决策领域的资深专家,拥有超过 40年的研究和实战经验完成的决策指导书。这本书从问题、目标、备选方案、结果、取舍、不确定性、风险承受力和相关联的决策这8个决策的要素一一给大家详细解释了决策的方法。那我们要谈到的就是“问题”这个决策的要素。我记得其中有一段就是讲“问题就是机遇的。”所以我们就将刚刚那个式子变为问题等于机遇。
决策问题被称为“问题”,是有原因的。毕竟我们几乎从来不为得到哪些乐趣而决策。我们做决策,是因为我们必须应对困难和复杂的局面。我们要么进退两难,要么面临许多选择,要么遇到了麻烦,需要找一条出路。但问题不一定总是糟糕的。实际上,当我们能够创造性地阐述问题时,就能把它变成一种机遇,并得到其他有益的选择。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机遇往往藏在困难之中”in the middle of difficulty lies opportunity ) 。不论某一局面看起来如何糟糕,不妨问问自己:我能够从这种局面中得到什么,这里的机遇是什么?
我觉得上面这段和永澄大大真自由的第一课息息相关。换做自律来说,我们从来不会为了得到乐趣而动用“自律”,我们觉得自己该自律的通常是自己的大象,是很难控制的事情。我们想自律是因为我们知道什么对我们重要,而我们却做不到,自律是让我们去应对困难和复杂的局面的。而进退两难、面临许多选择和遇到了麻烦这些,我的理解这个就是和永澄大大所讲的三区是一致的。因为当你觉得进退两难时,你可能就是停滞不前的一个状态,那么这个就是在停滞区;成长的时候面临的选择是最多的,所以当你面临许多选择时,也就是你的成长区;遇到了麻烦,会心生恐惧,从而逃避,就是升级区。在面临许多选择的时候,你会出现两个情况,一个是很容易依据自己的过往经历做出正确的选择,另一个是可能你没办法做出选择。没办法做出选择很可能是因为你能力不够,所以造成了这个问题,也有可能是你信念不够坚定,犹豫不决,所以没法选择。有问题就一定不要怕,因为机遇往往藏在困难之中。问题意味着机会和基础,同样也是让你勇于试错的过程。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在于问题能不能被解决。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别人不一样,这样能够凸显自己的个性,也正说明自己的优势。那么我厉害,我牛掰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从本质导向来看一下。我比别人在某一方面厉害,主要是因为在那一方面我的经历多,我勇于试错,勇于解决问题,对吗?或者简单一点的来说,就是这个问题,我解决了,而你没解决,所以我厉害。所以能否成长就要看你能否解决问题。回到开头的那个等式,我们就验证出来了!
那么既然让你与众不同的关键阶段就是在问题到问题解决这个区间,我们回想一下之前预习课里说的,自律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所以在这个关键阶段,我们就该下“自律”药了。我们在问题没解决时,小我是最容易暴走的,我们容易变成情绪、欲望和感情的奴隶,被困住,被深陷在黑洞中不能自拔。因此这颗“自律”的药是让你处理情绪,管好小我的。
因为小我在遇到问题时会有应激反应,那么只有先延迟这种应激反应,才能药到病除。我们来想想,就是因为大象(小我)比骑象人(理智的我)总是快6秒作出反应,所以一遇刺激,我们常常没来得及去深入思考,大象就暴走了。那么如果我能推迟大象的反应呢?这个又得用本质导向去考虑了。大象为什么会暴走?因为①它是趋利避害的;②它只顾当下;③它易被激发。它的满足感在于爱:趋利;怕:避害。所以推迟大象的满足感就是自律第一步要做的。只有当你的理智回来了,你才能去考虑自己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间的平衡,你才能停止趋利避害的原始冲动,做出更利于自己的判断。也就是说,原来你的大象是趋利避害的,你享受到的只是短短的幸福,后面问题还是在那儿,你依然痛苦,你还是情绪、欲望和感情的奴隶。而自律会让你在痛苦了以后获得更大的成就感,这才是一种真自由。
说了这么多,都是理论上的东西,我们来实践一下吧。刻意练习才是让你获得自律的法宝。下图是我的实践成果,并且我会一直去实践,哪怕慢......
慢慢来,持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