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学看管理:学习唐太宗李世民的人力资源管理之道

知人善任,事古今政治家成就大业的关键所在。

知人,就是了解每一位下属的长短优劣,熟悉其品行秉性;善任,就是因才择用,扬长避短,是下属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黄石公曰:使智、使勇、使贪、使愚。智者乐立其功,勇者好行其志,贪者决取其利,愚者不爱其死。因其至情而用之,此军之微权也。

意思是:黄石公说:要使用有智谋、有勇气、贪财、愚鲁的人。智者喜欢建功立业,勇者得遂其志,贪者爱为钱财效劳,愚者不畏牺牲。根据每个人的性情来使用他们,这就是最微妙的用兵权谋。

用兵如此,治国如此,企业经营一样如此。

唐朝的李世民,在用人上就有一个重要的方法:量才授职,各取所长。

他不仅从认识上做到用人如器,各尽所长,为了充分发挥大臣的作用,并且对重要臣子的优缺点都有较深程度的了解,而且还和大臣们讨论各自的长短,很是有趣。

最典型的莫过于贞观四年,李世民和王珪的一次谈心。

李世民对王珪道:卿识鉴精通,复善谈论,自玄龄以下,卿可一一加以品评,并可自比一下,和他们相较卿高下如何?

王珪说: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这一点臣不如玄龄;文武兼修,出将入相,这方面臣不如李靖;奏事敷讲详明,出纳公允,臣则不如温彦博;而处置复杂严重事态,使众务皆得当,臣不如戴胄;耻君不及尧舜,以谏诤为己任,臣又不如魏征;不过要说能激浊扬清,行事嫉恶好善,臣比起众人来也稍有微长。

李世民听罢,也深以为然。显然,对大臣们的品评,李世民与王珪的看法大致相同。

贞观十八年,李世民对主要臣属做了一番“品藻”,他说道:

长孙无忌因身为内戚,善避嫌疑,为人应变,格物迅敏,明于事理,长于决断,古人较之,亦不远胜;不过带兵攻城,督军作战,非其所长。高士廉涉猎古今,心术明晓通达,临难不改节操,为官不洁朋党;所欠缺的就是不能疾言直谏。杨师道性格纯厚,举止和蔼,做事无误;但其实为人有些懦弱,缓急不可得力。岑文本性格敦厚,文采华赡;而持论恒据经远,自当不负于物。褚遂良学问稍过于众人,性格亦坚贞正直,每写忠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人自怜之。

李世民从帝王的角度评价臣子,虽然片面,却说中了他们的优缺点。

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能够对自己下属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明了主要岗位员工的才智为人,掌握其长处短处,就可以用人得当,充分发挥下属的优势,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企业又有什么不成功之理呢?

我相信,现在的很多企业家几乎是不会去关注自己企业内的人的问题,如果真的都像李世民一样,我相信你的企业一定会腾飞而起,创商界的”贞观之治“。

希望读过这篇文章之后,你花点时间在人的身上,不要总是盯着市场,盯着业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谦德之效 谦德之效里面讲“惟谦受福”告诉我们从谦德来。 我们知道既然谦德能得到五福,那么什么叫谦德呢?我们对谦德要...
    张新春_63f2阅读 2,375评论 0 0
  • 很简单,浅色铅笔起稿,重色铅笔勾线。想做好看的效果图的话,直线用尺子,圆用圆规 起稿用4H的铅笔 勾线用2B或4B...
    何天衢绘画老师阅读 5,844评论 3 38
  • 夜晚,心脏的血液流动慢了,人们开始正视自己的内心。 有时候总是对自己行为开始怀疑。 我与发小是那种彼此相信了解,却...
    马甲先生的书信阅读 23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