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死亡的点滴认识
人自婴儿始,便自然恐俱死亡。死亡,若是一般的生老病死,是成不了故事的,花开花落般寻常。因死亡因果的无数可能性,而成就故事、史诗、悲剧、历史,甚或成为希望他死者的欢呼和喜剧。死亡,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人之为人的支撑。因死亡,人类得到了各种价值的表达式,因死亡,人成各种成色之人,有了英雄狗熊,有了忠臣奸臣,有了好人坏人,有了君子小人,因死亡,有了人性,因死亡,有了历史,因死亡,人有了镜子。向死而生,是人世间的大景,由此,无数的人,生生不息,过着日子,并尽力使生有意义,其实质是使死有意义。
生的意义,便是死的意义。若生无意义,死便无意义。所以,受过千古教育的一切高深不高深的人们,不约而同要把现实过得好一点精采一点,以免白活一生,死后无人惦念牵挂,无人点评问津。这是人最虚无但最伟大的功利心了。
死亡,成就了人的精神世界、心理世界、童话世界、现实世界、文学世界。没有死亡,就没有史记,没有红楼,没有左传,没有西游,没有三国,没有基督教,佛教等一切教宗,也没有一切政治军事文化上的伟人,没有死亡,哪有仇恨,哪有战争,哪有历史,哪有斗争,哪有无穷无尽的因果循环。因死亡,世界永不腐朽,永远是新的。但是,像花鸟一样的死亡,只是常态。在常态之外,死亡还有更深的蕴含,在大地上,时刻发生着,永远延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