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曾经有过这些经历:
开会发言,别人夸夸其谈,口若悬河,说的领导同事频频点头。
但是轮到自己,空有满腔腹稿,吐出来却如涓涓蚕丝,寥寥几个字,话没说清楚也罢,更可怕的是,说着说着就接不上下文了,生生把自己憋得满脸通红。
朋友聚会,听别人在高谈阔论,讲的是高潮迭起,大家都放下手机竖起耳朵听他讲八卦。
而自己,永远都是那个默默听,偶尔插几句,基本空气般的存在。
回到家,孩子跟你说,妈妈,给我讲个故事吧。
你每次都是,好吧,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说....
孩子听完开头就默默走掉。
如果你有以上经历,那么你肯定被“口才表达”这个问题困惑了好多年。
事实上,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你天生如此,也不是永远无法改变,你只需要掌握点讲故事的小技巧,就能大大提升你的表达能力。
最近读了台湾作家许荣哲的作品《小说课:偷故事的人》,他就教给我们普通人如何讲好一个精彩故事的独门绝招。
第一个独门绝招,简直是必杀。
如何三分钟讲一个好故事?首先要问7个问题。
1.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
2.他的阻碍是什么?
3.他为了达到目标如何努力?
4.努力的结果是怎样(通常是不好的结果)?
5.如果结果不好,那么有意外发生么?
6.意外发生后,剧情如何转弯?
7.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简化下,这个故事公式是目标》阻碍》努力》结果》意外》转弯》结局。
作者说,不管是小说、漫画、电影,只要它的情节是故事,基本都有类似结构,堪称万能结构。
你是不是觉得不太可能?书中举了一个例子《80天环游世界》,证明了这个故事结构完全吻合。
我在这里举一个例子,去年特别火的电影《疯狂动物城》。
1. 目标:主人公兔子朱迪的目标是当个警察,可以保卫市民。
2.阻碍:然而没有人相信一只兔子可以当一个警察,因为兔子的身体素质不达标。
3.努力:于是兔子朱迪去锻炼身体,费尽千辛万苦考上警校。
4.不好的结果:兔子朱迪破了一个大案子,然而却激发了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分裂。
5.意外:朱迪很自责地准备回家卖萝卜,谁知无意中却发现一个关键的线索。
6.转弯:朱迪重新回去寻找线索,发现作案人居然是那只胆小怕事但是手握重权的绵羊市长。
7.结局:当然是坏人绳之於法了。
是不是完全贴合?一点都不差?难道这就是传说中故事武林的“葵花宝典”?
作者说,很多故事之所以都是类似的结构,并不是巧合,而是因为好的故事内在逻辑,都有一张大同小异的相似脸孔。
这个公式更像是一条串珠子的线,把我们的故事紧密的串联起来。于是我们的故事就成型了。
我们更深入去看这个公式,就会发现这个公式其实可以更简化:目标=因为,阻碍=但是,努力+结果=所以,意外+转弯=但是,结果=所以。
因此,这个公式其实不过是“因为,但是,所以”两次重复。
其实一个好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个“因为,但是,所以”接着一个“因为,但是,所以”,所以听的人会不断的勾起悬念,回落,又起悬念,回落,往复欲罢不能。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