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缘》
推荐指数:※※※
易读指数:※※※※
阅读方式:实体书
适合人群:民国控/爱玲控/喜欢细腻心理描写
温馨提示:对传统婚姻制度想到就来气的慎读(并不好忍)
说到底我们在读这样的书籍时我们在读些什么呢?不是批判讽刺,也不是感慨惋惜,而应该是思考如何避免相同的性格缺陷和命运;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不依附婚姻,不妥协于封建传统;是思考在2020年的今天仍存在的最根深蒂固的偏见所由来已久的根源;是重新审视我们在真正独立的道路上已经进步了些什么,还差些什么;是哪怕社会已经强加给你生长轨迹的框架,也要时不时停下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张爱玲一直是个令我五味陈杂的女人。时而一针见血,时而百转千回,时而个性鲜明,时而粘腻不清。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给我揭示了那个年代下女性的处境以及被塑造的婚姻爱情家庭观。无数对她的生平经历研究诉说着她本来的凄惨人生,而我更喜欢她的文学中有的“社会学”价值,更像是一种多方面的“史实资料”。
她不是一种明显的批判精神,而只是把伤疤阴影形成的过程展现给你看——社会文化塑造的女性的矛盾、纠结、痛苦甚至奴性是如何深深扎根在她们身上的,那是社会因素更是自身因素,影响了她们的每一个决定,从而铸造了一个又一个悲剧。尤其拿她和同时代一些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女性进行比较,更能凸显出她深处的封建根基与新时代思想徘徊夹缝中的挣扎。
我更愿意将张爱玲的性格和最近评价颇高的英剧《普通人》里的Marine联系在一起。虽然社会背景千差万别,性格深处却又有着惊人的相似。老天爷赏饭吃的天赋,原生家庭的不幸,对亲密关系的依赖,明知深陷不健康的关系却无法让自己真正逃脱的纠结以及外表的自信与内心的自卑之间的拉扯。
张爱玲和她笔下的人物也有着太多相似,就像她本身也脱离不开的世俗一样,这些女性其实让人恨不起来,就是因为第三视角的叙述使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看到了她们心中的那些“小心思”,也让我们理解了她们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人性的恶都是有来由且普遍适用的,甚至读者自己也未尝不是,所以又怎么让人恨得起来呢。要说也不是同情,大多的行为都是一步步的抉择一手造成的,牢笼又何尝不是自己对自己的捆绑。非要说的话,更像是无奈,无奈不愿真诚相对,肆意让误会扩散;无奈明知是沼泽却没有足够的决心与能力跳出来;无奈女性的卑微与认命;更无奈人性的懦弱与迟疑。
最让人愿意读下去的除了去了解时代背景形成的人格刻印,更是张爱玲天生的文字功力,总能让我看到细微的心思背后蕴含的情感,点破却又不说透。而我们能从中学到的便是体察周围人们思绪的能力。很多情景下,我们其实能察觉出氛围以及周围人言语中情绪的微妙的变化,但却常常可以逃避不去,更在某些时候在自我情绪驱动下脱口而出一些更加伤人的话。而阅读张爱玲的书会让你对别人话语背后的意义更容易洞察——他是为了炫耀还是由于自卑的掩饰,她是为了博得关注还是自尊心的不甘。这一切如若多思考半秒便可以避免误解制造更加和睦的关系。
其次便是张爱玲对动作、建筑、细节描写形成的鲜活感。读时会想,怪不得张爱玲的小说很多都会被翻拍成电视剧,大概就是源于书中情节特有的画面感,丰富的细节描写仿佛使得影视剧根本不再过多需要剧本修饰,只需要演员按照书中写的动作按部就班便可以把整个氛围带动起来。而书的另一层魅力就在于它的想象性形成的千人千景,以及影视剧中无法勾勒的心理活动——尤其是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当他在同一张纸上显现出来的时候,你所能感觉到每个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就非常有意思,但是如果电视在画面里面只是一闪,你根本就无不可能去想到那么多。
电影《半生缘》
例如书中有一段是讲当主角曼桢和世钧在屋里谈话的时候,曼桢姐姐的丫鬟阿宝在端茶送水完之后下意识的把门给关严了,由于曼桢姐姐之前是一名舞女,曼桢对这个身世背景说是不在意,内心深处却有着深刻的自卑,于是对于这样一个动作是世钧的心理活动和曼桢所想便是截然相反的,体现在文字里就非常的微妙。
说到底我们在读这样的书籍时我们在读些什么呢?不是批判讽刺,也不是感慨惋惜,而应该是思考如何避免相同的性格缺陷和命运;如何能够真正意义上不依附婚姻,不妥协于封建传统;是思考在2020年的今天仍存在的最根深蒂固的偏见所由来已久的根源;是重新审视我们在真正独立的道路上已经进步了些什么,还差些什么;是哪怕社会已经强加给你生长轨迹的框架,也要时不时停下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