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时常寻思,常有驻足, 时常在问自己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怎样让自己的人生不虚度,怎样平衡面包和鲜花, 怎样在悠悠的时光中留下完整延绵的脚印。因此,在一点一点的摸索过程中,我们渐渐地,渐渐地学会将内心的诗情和连串的缺憾相融,我们在一次次地平衡寻找成为自己的路,然后一步一步地成长起来。
古木参天,奇崖峻石,山谷间一处被遮掩住的天地,只有一束光透过树影,射向一侧高悬的瀑布,勾勒出玄秘的三角,山间的浮尘漂浮在氤氲的水汽中,伴着隆隆的水声,说时迟那时快, 盘踞在岩石上的一人双眼一睁, 衣衫飒飒抖动,两条青带顺风划出两道光影,惊涛拍岸,浪花四溅,霎时流光溢彩,于是——该是一代大侠横空出世了吧。诚然,这样的情节似乎更适用于金庸古龙笔下荡气回肠的江湖恩仇亦或是畅快淋漓的剑意争锋,但是,放眼古今,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又何尝不是以这样的方式成就了一段又一段华美的篇章呢? 有多少故事正是如一位位潜心修炼的侠士终于经万重关卡后一飞冲天,在漫长的等待后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因此,当我们身陷囹圄时, 可以发抖但要坚持昂首,我们要相信无论需要多长时间的碰壁, 这都只不过是完成蜕变,圆满诗情的试炼而已。我们将触到头顶那片光亮前的黑暗视为一种牺牲是因为它有悖于我们追求的步调,而事实上,这种能称之为不快的伤己情绪是我们成为自己的路途中最重要的奠基。
尼采曾说过,每个年轻的心灵日日夜夜都听从成为你自己的呼唤,并且为之战栗;因为当它念及自己真正的解放时, 它便隐约感觉到了其万古不变的幸福准则。只要它仍套着舆论和怯懦的枷锁, 就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帮助它获得这种幸福,而如果没有这样的解放,人生会是多么绝望和无聊啊!同时其中也提到,人们的懒惰胜于怯懦,他们恰恰最惧怕绝对的真诚和坦白可能加于他们的负担。所以当我们面对种种伤己的不如意时,诚实而勇敢地迎上去,用我们的真诚与坦白去坚守心中那一簇温暖的光亮,直至它喷薄而出,直至自己站得更挺拔, 笑得更自信。
英雄临行,我们岂不是都以掷地有声的铿锵言语相赠?但生命需要经过严格的淬炼,才能展现它耀眼的光华与纯美的质地。平静的海面,永远只是一幅单调的风景,只有当轰然大浪,撞击在耸立不屈的巨岩上,千万洁白似雪、动人心魄的浪花,才会在晴空丽日之下,激射开来,迸散开来!
并不是风平浪尽的人生不值得追求;并不是遇到平坦易行、较少艰难的道路,便要刻意回避!不是的,只因为那样的生命历程,缺少完满自己,成就诗情的伤己情感。只有当我们流汗流泪、扎扎实实地走过这艰困的人生之后,我们会像一个真正的军人,一个永不屈服的英雄!
不要将伤己当成负担,更不要拿懒惰当借口。尼采说:“就算未来不给我们任何希望吧—— 我们奇特的存在正是在这个当下最强烈地激励着我们,要我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和法则生活。激励我们的是这个不可思议的事实: 我们恰恰生活在今天,并且需要无限的时间才得以产生,我们除了稍纵即逝的今天以外别无所有,必须就在这个时间内表明我们为何恰恰产生于今天。对于我们的人生,我们必须自己向自己负起责任,因此我们也要充当这个人生的真正舵手,不让我们的生存等同于一个盲目的偶然。”
我们永远无从知道,世上千千万万个人到底如何审视美,又如何定义自己想要达成的美。认识自己就好像去探索一个自己未知却有熟悉感的世界。我们也不会知道,在生命的周期中,我们的认识,我们对美的诉求是否一变再变。但是我们也相信,每颗心灵都会有一些坚守而永恒的东西,那可以是底线,可以是原则,也可以是一种固执的认知。另外,在对世界抱有敬畏的同时,抱着欣赏地心境去追寻自然的脚步吧,也只有真正的驻足,才能换来真正的自己。
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古人早有此觉悟。亦有智者早早道出,几十年后,蓦然回首,你会惊觉,我们今天的努力都是在追寻年少时的梦想。有些时候,我们凄然而又惶恐,犹疑而又惊恐。殊不知丢失的正是那一番赏花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