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辈子,我想为自己而活一次……还有很多风景,朕都没有看到过……代我去看山川大海,去赏日月星辰。”
《与君歌》结局了,陛下逝去,最希望反转的地方,它居然不反转了。女主最后的笑容是几个意思?
终究是意难平!
终究是难寐……难寐……难寐……
剧中吃瓜群众怀智的台词,恰和我这样的姨母式的追剧人的心情是一样的。
从放《梦醒长安》的片花时,就开始操些瞎心——又是虐片,又是病弱之身,好呀,又可有看《琉璃》时,满面泪水又惊艳不止的赏剧快感。转念一想,是不是角色的重复呢,不会演成两个司凤了吧?
而《心沉如屑》预告片出来时,我是既快乐于新剧的进程,两搭档表现力强,又担心于两个哭包在一起,那……那满屏的执手相看泪眼,是不是有窒息之感?
唉,担心又期待,我是百感交杂呀。追个剧,居然有百感,我也是服了自己,也更希望让我生出百感的演员,一路坦行,一往无前。
《与歌行》是部有硬伤但也带给人惊喜的剧集。作为权谋剧,它悬念百生,反转迭起,但过多,失了节奏,紧张感不足。有些地方小细节铺垫不够,以致有些情节像是硬行塞到观众眼中,观众虽疑窦丛生,却无处找依据解惑。
作为情感剧,它不狗血不纠缠,有层有次地推进,但人人皆在局中,搞事业极专注,反而削弱了人性的复杂性,显得表面化而缺了深度。编剧将每个人都塑造得个性鲜明,即使一些小角色也是如此,这是极让人赞赏的。但人与人之间关系和彼此之间应该流动传达的情感,大多是割裂的或单一的,使得片子失了一种整体的氛围感,显得清冷而琐碎。
但,看剧的最大动力,回到我喜爱的演员成毅身上吧。
让我惊诧的,不再是他的少年感、微表情、破碎感,完美的哭戏等,太多很难一下子说尽。
让我惊诧的,是在演员突然爆红之后,在许多狂赞司凤表演方式时,他仍保持着清醒的状态,仍让自己融在齐焱的这个角色里,而不是将司凤这个让他爆红的表演模式再重复一遍。
这是难得可贵的。在评价成毅演的司凤,我曾说,他似是演疯了,他将所能呈现的司凤这一角色的美好之处,全捧了出来。我以为这便是极致。到一个高处,如何走下来,这是我最担心的。
然而,他敛着情绪来演。他的齐焱轻意不掉一滴泪,他的炸裂似的演技从来不是大哭大喊似的、外放的放纵的渲泄似的。
可能被鞍王取代,可能完成不了先皇的遗愿,他的“不甘心”,只是眼角的一颗泪;他即使离世,再也没有来年的花灯节,他只是轻叹,眼中无奈,张开了双臂,最后温柔拥抱心爱的女子……
啊,我的陛下,终究是让我意难平。
遗憾,就这样演出来了。
我又想起了那个话题——演员的信念感,忘记了高处的司凤,忘记了日常的成毅,忘记了别人眼中的模样,此时,他只是齐焱罢了。
这就是我偏爱的原因吧。
放上这篇剧评,我脑海中出现的是他轻松看着皮影戏,亲昵唤着“二哥”时的片段。他眼神清澈,笑容纯净。只愿生活中的他也是如此,多点包容,施以他更多的柔软。
感谢《与君歌》,美丽的予曦,灵动的肸子,大气沉稳、演技老道的宣璐、韩栋,怪怪却有趣的晟铭,眼前一亮的李俊逸,邪气一笑的傅方俊……欢瑞的各位旧友,初识的各路新朋……挥手告别,期待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