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my world!>
很久以前在豆瓣上看到过这本书的名字,光书名就够吸引我了,但我当时并没有买来看。
想必是第一次见它时,我才初中,比“年轻”还年轻。
现在我大三了,在图书馆逛到了这本书时,我毫不犹豫地将这本红色小书从书架上拿下来。
因为我现在是个正儿八经的心情不好的年轻人。
书扉页有两句话。
“对我来说,年岁的增长牵连着一种不安。”
我才20岁,没有很不安,但我对于即将面对的考研、留学还是就业这个人生选择也非常不安。
我意识到年岁的增长意味着面对。
而我不想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费用高昂并充满未知的国外留学生活,和经过漫长的复习还也许会功亏一篑又去面对就业的考研。
这是我20岁的不安。
“一切对我来说毫无意义。”
这种感觉一直伴随着我。
高中起我便深深体会到了这种无意义感,我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学习,说实话,除了身处集体的一些本能,我毫无动力。
“考上一所好大学”也许是高三辛苦一年的最大意义,但这似乎没能很好地驱动我。我仍记得去考场前我非常平静,我对我自己说,哪怕考上二本,你的人生也不会完蛋的。
我从未关心过自己之前的摸底成绩是只有在二本还是在一本边缘,我只知道自己做得很差,整个人不对劲。
三年后再回顾这场高考,虽然我还是不愿意承认这场考试对我人生的决定性作用,但内心也在窃喜着自己的超常发挥,也不想拥有另一种预想之内的结局。
但在大学我还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直到要做选择的大三下我才感到一些轻微的悔意。
我很喜欢一个短语叫“Born to be”,能讲出这句话的人一定有着我所没有的热情和决心,而我的人生还是一片迷茫,我还太嫩了。
我也会想,迷茫是我的错吗?总之我一定有没做好的地方,应该说是太多了,可能我早前多坚持做一些什么,现在的状况都会好得多。
事情没有那么糟。是的,多坏算坏呢。书里那个心情不好的年轻人“我”其实拥有挺多东西的,但他还是觉得一切糟透了。
那种无意义感我有过,但是我会任自己窝在被子里——窝在学校的被子里,这样其实没用。然后给父母打电话,然后发现他们并不能帮你分担,但至少这一出提醒了我还有人爱着我,也许帮不上忙但至少他们支持着我。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会记得下次这种感觉袭来之时,也许我可以多列表,告诉自己我其实拥有着一些,我不能让坏心情淹没我。
我试着列了这个表:
我有:
——一个过得去的本科学历
——父母给存的压岁钱
——一部微单
——父母
——健康
——几个可以联系的朋友
我没有
——计划
——热情
——男朋友
——信心
其实作者的“有”的表里还有类似跑鞋、自行车这类东西。于是他说
“有些我有的其实根本无足轻重,而大多数我没有的东西却是我理想生活的核心。”
我感觉我列的“没有”列表也是我理想生活的核心。而其实到这本书的最后作者也只是“我感觉好一些了”而已,也没有通过去纽约旅行而找到全部没有却想要的东西。
在我看来作者退学,搬到他哥的房子里一个人住,打地鼠什么的都只是短暂转移注意力的办法而已。
真正有用的都是他自己没有安排而遇到的事,比如遇到孩子波乐,他们一起玩;读了一本关于宇宙和时间的书,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反而感到自身的责任感消散了;遇到女朋友丽莎,哥哥说的话变成丽莎说的他就觉得有道理了;还有哥哥让他来纽约转转这件事。
因此我也觉得我得经历些什么。这样说不定我也可以找到一些热情,培养一些信心,或者起码找到一个男朋友。
这本小书给我的共鸣感让我很是松了一口气,在所有人都忙着成长正匆匆地迈着脚步的时候有人突然来了个急刹去思考这一切的意义。
他想到时间和平行世界,想到太阳地球会爆炸,他想到自己的渺小。这些都曾从我的脑海中划过,但我知道我们不一样。
我会上学,而不是退学,我暂时也没有去纽约转一转的机会,但我很感谢作者让我确信了经历的重要性。
常在迈开步子之前被自己的种种担心吓破胆而不敢尝试的畏缩的我,也和作者一样不服输,有些理想主义。
以往的经验让我觉得如果不打心底里说服自己,把事情想明白,我会一直感到很疲惫。做事的时候很疲惫,休息的时候依旧很疲惫。这种感觉真的是我最怕有的了。
我大三了,我还不需要想明白人生,我也不能。但我至少应该想明白自己眼前的事。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确实不算好。我有时很丧,有时也有点斗志。我希望我做的每一个决定都不后悔,而事实是我连决定都不想做。
但再怎么样我也还年轻,我才20岁,就算是大三下的校园老人,别人对我提起最多的还是
“现在想干什么都来得及。”
是吧。都还来得及。我也像作者一样,“希望生命长一些”。
生活还有很多转机,生命还有很多选择,我未来肯定也还是要浪费掉其中一些,失去一些,抓不住其中一些。
我只希望最后的最后握在手里的足够让自己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