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的是戈达尔来为自己长片处女作《筋疲力尽》做宣传的那点事。
嗯,在下班的路上又看到了新年第一天发的文章→说好了,那2017年就从诗意开始吧,所以本来今晚是想再贴几首自己过去的诗作的,结果翻到了这篇聊偶像戈达尔导演的旧文《《筋疲力尽》的大片式宣传》,索性就来发它了,聊了那么多技术流,不如我们偶尔聊聊电影,一如那少年时模样。
以下文字写于2011年4月26日
提起《筋疲力尽》可说的东西太多,无论是电影艺术革命上的石破天惊,还是特吕弗联手夏布洛尔力撑戈达尔的兄弟情义,都如同它在胶片下雕刻的那段时光一般,值得反复诉说,再等一个微醉的夜来个全盘否定式的自我满足。兴许是孤陋寡闻,或者是八卦欠奏,也有可能是遗忘得太快,关于戈达尔为《筋疲力尽》做的大片式的宣传策略却鲜见于讨论中。当然,他的所谓大片宣传放置今天也无甚了了,值得书写的意义除了对八卦心生兴趣外,它的文艺片印象(戈达尔的初衷并非如此,而是要拍摄一部类似《疤面煞星》的黑帮片)与低成本的创作费用,再配上“大片式”宣传,意义自然就产生了。这在新浪潮的发轫之年尤为抢眼,也是他一以贯之的特立独行。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制片人乔治·德·博勒加尔来说,《筋疲力尽》是他跌入职业生涯谷底(上一部电影的失败已经将讨债人送到他家门口),欲以此作最后一搏的背水一战;对戈达尔来说,这是他的首部电影长片,夏布洛尔、特吕弗已经先他一步拿起导筒了。也就是说,《筋疲力尽》关系着两个人的命运走向,是前进是后退,至关重要。有意思的是,即便戈达尔从创作到宣传都极有信心,但他还是担心《筋疲力尽》万一失败,就此断送了导演生涯,于是,他马上开拍了《小兵》。这就是后话了。顺便一提,博勒加尔在国家电影中心为本片拉来510,000法郎的成本,这个数目只是当时法国电影成本的三分之一。
戈达尔是幸运的,在已有特吕弗编剧外,博勒加尔又请出夏布洛尔做技术导演,让《筋疲力尽》还未问世便烙印上纯正的“新浪潮”标签。这时的新浪潮与我们日后的认知还并未吻合,艺术成就之外它也代表着一定的票房号召力。而更具商业价值的是,戈达尔请到了好莱坞明星Jean Seberg,虽然她主演的两部普雷明格导演的电影《圣女贞德》和《你好,忧愁》都遭到了票房和口碑的惨败,但是她在法国的境遇却大为不同,她是享受《电影手册》中那些“谢雷帮”盛赞的“电影新女神”,而且戈达尔只为此付了12,000美元给哥伦比亚公司,绝对的物超所值。要与Jean在片中合作的是让·保罗·贝尔蒙多,他此时也小有名气。这四人组成的“明星阵容”,已经是《筋疲力尽》宣传的先天优势了。当然,从创作上来讲,还有库塔尔等诸位幕后也是很重要的,这里就暂且搁浅了。
《筋疲力尽》的大片式宣传,想来与戈达尔曾在福克斯驻法国的新闻中心工作不无关系,他在那里负责过好莱坞大片的宣传工作。但提供实质性帮助的还是影片的发行商,这得益于制片人博勒加尔,他成功地游说了大发行商勒内·皮尼耶来做《筋疲力尽》的发行。勒内的第一枪打得相当漂亮,他为《筋疲力尽》包下巴黎最好的四家电影院,举行媲美大片才会做的盛大发行仪式。与此同时,还有三款海报、一部根据电影改编的小说,以及原声音乐大碟辅助宣传。剧照方面,戈达尔的经验就太丰富了,他太了解媒体需要什么样的剧照了,而且《筋疲力尽》在拍摄中便有些部分直接采用的静照用胶片。
不过,这次宣传或者说营销最漂亮的一笔还是对争议的引发和引导,毕竟那个时代影评人对票房还发生着一定的作用,何况那里是法国。在影片上映之前,有两种声音持续在影评人之间,一方说“那是不知如何剪辑的评论人制作的杂乱一团”,另一方便主张“这是另一个奥逊·威尔斯”。是赞是贬并不是唯一的价值,真应该珍惜此时的戈达尔还重视(且还表现出来)评论的声音,试问谁不想看看这位锋芒毕露的影评人的处女作,即便只是想验证下它与他的影评有多远或是多近,也是值得的。当然,有人说这场争论就是戈达尔掀起的,他当时可还是《电影手册》的在职影评人;也有人说,是博勒加尔雇佣的报纸记者理查德·巴吕希炒作起来的,因为巴吕希当时已经穷困潦倒到一定境界了。
如今看来,《筋疲力尽》的宣传无外乎就是商业类型、明星阵容、物料精致充足,以及足够浩大的发布会、在配合必要的争议,这就是戈达尔的万事俱备,而他的“东风”自然是他那无与伦比的才华。
结束语:感谢阅读,感谢喜欢来看阿随君来聊电影的小伙伴们,感谢读到这里没有退却的你,关于这样一部问世快60年的电影的片段,关于戈达尔,阿随君偶尔还是会来聊,如果真的恰巧你也喜欢,欢迎留言交流哦,么么哒。
OK,我就是那个爱折腾软件的策划君阿随,没事搞搞视频、听听Nirvana、读读陶渊明、看看戈达尔的电影,生活就很美好。
如果亲爱的小伙伴喜欢这篇文章,阿随这里卖萌求点赞求支持哦,么么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