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二十七篇
《认知驱动》周岭 阅读笔记感悟
今天学了NPL六层框架,当遇到问题时,主动放弃情绪化的抱怨,勤努力、找方法、做选择、建身份、明意义。
学框架的意义何在呢?了解了框架然后呢?
我自己大概在第二层、第三层,偶尔也会跑到第一层来。把比别人努力当作唯一的救命稻草,然后沉迷方法论,总觉得自己能找到更好的,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工作和生活。当努力看不到希望,或者感到迷茫的时候,也会抱怨自己所处的环境,抱怨自己以前怎么不努力一点,让自己能进入更好的环境。抱怨周围的人内卷的内卷,躺平的躺平,没有给自己带来正面积极的影响。
很少去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去做什么样的事,因为这些问题太需要根据自己实际去选择和思考,外界能参考的比较有限,所以我们会统一参考那个别人认为的好的,优秀的,高薪的,稳定的热门的。仿佛自己只有那一条路可以选。
你自己的价值是什么?你能给他人带来什么样的价值,这些事情除了求职的时候会问到,好像其他时候很少主动思考这些问题了。
入党的时候,有句话“未入党的门,先做党的人”。你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可以先按照那个身份的标准来生活学习工作和思考。你想要成为富人,那你可以先按照富人的思维方式去做事和投资。通过吸引力法则,你就会发现自己越来越靠近。不断的心理建设,也会让你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摆脱焦虑的困扰,能更好地专注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