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钱微,四川师范大学2013级生命科学专业,自大一参与科研,先后在四川省挑战杯和生命之星大赛获奖,主持省级创新基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并保送至北京大学攻读博士。
去北京大学面试的时候,一位老师给我说:和别的高校比较,北大没有很舒适的住宿条件,也不能保证师资和实验条件更好,只是多了一种情怀。
多了一种情怀,这是我想对每一个同龄人说的话。
大一的时候,我认识了一个来自凉山州的男生。高考那年,他是当地的第一名,也是唯一一个考上的大学的人。成都是他来过的第一个城市,这座城市也满足了他对大城市生活全部美好的幻想。当时,辅导员要我们每一个人写一份职业规划书,他写下了:努力四年,留在成都。
后来,他真的努力了四年,但没有留在成都,连一场招聘会也没有去就回到了凉山州。他做了实习的高中生物兼数学老师。照他的话说,他老家的那个村子有两年没有出过大学生了,而那所山沟沟里头的中学,也已经太久没有年轻的老师了。几天前,他给辅导员请假,说他准备实习结束就转正式岗位,因为他怕他要是离开了,这份岗位没有新老师来替。我觉得我所就读的这所师范学校,它的师范教育是合格的,因为她帮助了一个懵懂的青年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在将要离开母校的时候,他带走的不只是一张毕业证,还多了一份高于生活之上的、属于师者的情怀。
我再说一说我的经历。
大二的时候,我去西南石油大学参加挑战杯的比赛。参赛前一天晚上,我们学校代表队在一起准备各自的项目,我看到有一个文学院的师兄在看英文的文献,我很好奇,他参赛的项目叫巴蜀文化的研究,看的资料却全是外国人的资料,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研究中国四川文化,最好的是美国人和德国人,中国人没有话语权。听到他的话,我和另一个物电学院的师兄都陷入了沉默。第二天比赛,有一个产品对接会。电子科技大学的两款医疗机器臂作为一个国家973项目的成果,代表了全国电子医疗机械的发展高水平,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也最终荣获了全国一等奖。但我记住了一个评委的话,这个评委是英国英菲尼迪公司的技术主管,他对电子科大的选手说:“你们今天做的东西,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学生在五十年前就已经做过了。”这让我震惊:我们中国第一流的大学,最好学生在做别人五十年前的事情。
那一晚我失眠了,我突然想去美国,很想很想。因为我发现,比起那个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家,也许我们被落的太远了。
后来,参加了北大的面试时,我向一位刚从麻省理工大学回国的教授提问:中国的化学和生命科学等学科离美国差了有多远。他说论生命科学的总体研究水平,中国和美国差了一个时代,大概是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是一代人,我们这一代人。
从他的实验室出来,我看到了一面白墙,墙上挂着一些北大的著名校友,其中有一幅是邓稼先和于敏的合照,照片上的邓稼先在环境恶劣的罗布泊主持了二十年无人知晓的原子弹工程,因为长期受到核辐射,他的胃、肝和脑部都长了好几个肿瘤。在他去世之后,照片上站在他身边的于敏义无反顾接替了他的工作,没有鲜花和掌声,在黄沙漫漫的罗布泊,两代北大人完成了一次悄无声息的传承。
这幅照片我看了很久。就在那一天,我找到了我心底那种情怀。
邓稼先和于敏被称为中国的原子弹之父和氢弹之父,他们和站在他们背后的那一代热血的青年,奉献了自己默默无闻的一生,完成了中国核物理从零基础到世界最高水平的飞跃,撑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一代的青年有一代青年报效国家的方式。
如今,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碱基配对的简单规则中隐藏着一个国家复兴和强大的密码。想要完成这二十年的追赶,需要我们投身科研前线,需要优秀的小学、初中科学老师和高中的生物老师,更需要一种无私奉献、报效祖国的情怀。
最后衷心希望每一位同学在经历大学生活后,不仅学业有成,还能去做一个有理想、有情怀、有一腔热血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