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盎是文、景帝时期的一个重要谋臣,内心仁慈,引义慷慨。而且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也十分得文帝的喜爱。但是他为什么最后是被刺杀了呢?这还要归结于他自身上的问题。
首先是因为袁盎的“正义执言”得罪了很多朝廷上的大臣。袁盎一直都很敢于给皇上进谏,也十分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从一开始绛候周勃做丞相的时候开始,就对皇上说:“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几句话就让皇上不再对丞相那么地敬重了,主臣也分开了界线。虽然他是做了一件好事,可是这样便让丞相对袁盎冷眼相看,并私下里对他十分地埋怨。
还有一次是和宦官赵同的矛盾。因为赵同在朝廷上经常说袁盎的坏话,袁盎因此对他十分苦恼,不停的想办法怎么除掉赵同。袁种便提了一个意见,让袁盎去说他的坏话,把赵同流着眼泪逼下了车子。这样一来,赵同可怎么去喜欢袁盎呢?恨且都来不及。
这么算算,袁盎可是得罪了不少人。连孝文帝也因为袁盎每次都不加掩饰地进谏而颇为头痛。直到有一次袁盎直接惹怒了孝文帝,便被孝文帝外调去做了陇西都尉,不能在皇宫久留。
好在袁盎是一个仁慈和蔼的人,对他的士兵们也是十分爱护和慷慨。所以他的土兵们,也是十分的拥戴他和拥护他。
还有一点,就是因为袁盎的太聪明,反而害了他自己。袁盎的聪明,就跟杨修的聪明一样,都是小聪明。他们明事理,但是不懂得保全自己,不知道明哲保身。
以前文帝驾临上林苑的时候,皇后和慎夫人都在。但是袁盎却撤下了慎夫人的坐席。他倒是像皇帝和慎夫人解释“人彘”的故事,让皇帝不要太宠慎夫人,否则会招来众人的怨恨和嫉妒。这是为了慎夫人和皇帝好。但是他自己却不懂得这个道理,太过张扬,太过浮夸,太过出风头。反而会招来别人的怨恨,别人的嫉妒,从而引起别人的杀意。
之后,袁盎岁数也大了,就自己在家里悠闲。但是景帝还是十分信任他,经常派人来问计策。其中就立太子的问题。袁盎给出的答案是不立梁王,因此便招来了梁王的怨恨和埋怨。梁王几次三番地派刺客去刺杀袁盎,其中有一个刺客还因为袁盎的人品和好品行放弃了刺杀他的念头。不过他说:“臣受梁王金来刺君,君长者,不忍刺君。然后刺君者十余曹,备之!”袁盎也没怎么在意这件事,之后,果被刺杀在安陵郭门外。可怜一代谋臣,就这样被人刺杀在不知名的人手里。
在我为袁盎这位伟大谋臣惋惜之时,也在思考为什么他会死于一位诸候王派来的刺客之手。正是因为他的“正义之言”和小聪明,才落得一个处处敌人的下场。有时候对别人太好了,太为他们着想,他们反而去怀疑这个人。这便是袁盎的悲剧。
为袁盎而惋惜。
——李凡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