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呆是免费的宇宙旅行。
———题记
汽车匆匆驰骋而过,黄昏的落日被架在了桥间,都市的摩天轮缓缓转动着,鸣笛的火车又带着一厢思念行驶去了未知的地方———究竟是通往光明还是迷雾霭霭呢?
独自一人快步前行,忽略身边所有的嘈杂,纵使人们聚集起来多么热闹,耳边只剩下了聒噪。一心净土只有本人知全貌,总之,那是个冥思的好去处。盯着一处风景发呆已成常态,那是我在漫游太空:思绪散漫无边际。
急匆匆又空虚寂寞的生活间,人们弄丢了一样重要的东西:心。
“心”的容量可大可小,取决于个人意愿。它可以小到装不下一粒沙子,一根细针;又能大到装下许多重要的人,乃至一整个世界。令人叹惋的是,有心的人并不多。
如同“有的人还活着,但他已经死了”
身边行走擦肩而过的人,究竟是“人”还是徒有一副躯壳呢?如此想罢却使人心惊胆寒。
纵使是有心人,也不一定“有容乃大”。那些狭隘的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常常认为自己心很大,实际上却连自己都装不下,果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不禁一叹而过兮。
若要问起宽大之心,那心必定容得下整个世界。那颗心来之不易,是拥有者从无到有的自我培养,是逐渐扩大的内在与人生格局,是海纳百川的胸襟,是敢于迎接一切挑战的意志,更是在一次次历经沧桑,闯遍刀山火海后仍然愿意接受生活的勇气。如此之人好思考,那是一种走心的思绪漫游,在心中的世界肆意旅行,体悟人拥有的第二层世界。每旅行一次罢,心便又扩大了一番。
如此说来,人的修炼正是一次又一次的扩建属于自己的世界,修炼无止尽,因此世界也可大到无边无际。
在芸芸众生之中做有心之人,在有心之人中做宽广之人;在漫不经心的时代变得走心,在有限大的世界中无限大旅行。
你我皆是修行之人,又何尝不去寻觅一番浪漫而无尽头的旅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