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此书,唯有感慨。
觉得写书评,很有必要;写一个长书评,太有必要。
说是写书评,其实我更多想评的是历史,其次是书。毕竟,精彩的是历史本身。
曾经对明朝历史了解很少,只有课本上那几页纸(只知开国灭国),和一本万历十五年,以及各种道听途说,还有影视剧上获知(可惜的是,从这上面看到更多的是锦衣卫、东厂西厂,百家讲坛除外),其余方面几乎无从了解。对于这本书,我早就听过,但读它却是因为某些机缘巧合。接下来凭借我的微弱的回忆,我想简单理一下思路。
朱元璋,洪武,开国皇帝,雄才大略,非常勤劳。同时代有陈友谅、徐达、常遇春、胡惟庸、宋濂、蓝玉等人物。灭了元,废了宰相,太多可以说的了。
朱允炆,建文,老朱的孙子,也是个不错的皇帝,只可惜削藩引火烧身,身世成谜。
朱棣,永乐,雄才大略,和他爹一样是将帅之才,靖难之役,修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打漠北等,设内阁。只记得有方孝孺。
朱高炽,洪熙,很善良,此时有三杨。
朱瞻基,也是好皇帝,休养生息,与其父形成仁宣之治,爱斗蛐蛐。
朱祁镇,正统,”大明战神“,宠了宦官,土木堡之变,很有人格魅力,而后夺门之变。废除了殉葬。此时有扶大厦于将倾的于谦。
朱祁钰,代兄救国,正确选择了于谦,北京保卫战。
朱见深,成化,有万贵妃,一开始还可以,为于谦平反。后来不行了。
朱祐樘,弘治,非常好的皇帝,一夫一妻,和隋文帝很像。英年早逝。
朱厚照,正德,不论如何,我觉得他不是好皇帝,没孩子
朱厚璁,嘉靖,可惜的是,他只知炼丹,不是好皇帝。有杨廷和、乱臣严嵩、徐阶等。
朱载垕,隆庆,此时有徐阶除严嵩,北李南戚
朱翊钧,万历,有张居正,很好,亲政后,不好,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是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
14、朱常洛,泰昌,看重了杨涟,红丸案。
15、朱由校,天启,木匠,有魏忠贤,汪文言,杨涟,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
16、朱由检,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
看完此书,唯有感慨。
觉得写书评,很有必要;写一个长书评,太有必要。
说是写书评,其实我更多想评的是历史,其次是书。毕竟,精彩的是历史本身。
曾经对明朝历史了解很少,只有课本上那几页纸(只知开国灭国),和一本万历十五年,以及各种道听途说,还有影视剧上获知(可惜的是,从这上面看到更多的是锦衣卫、东厂西厂,百家讲坛除外),其余方面几乎无从了解。对于这本书,我早就听过,但读它却是因为某些机缘巧合。接下来凭借我的微弱的回忆,我想简单理一下思路。
朱元璋,洪武,开国皇帝,雄才大略,非常勤劳。同时代有陈友谅、徐达、常遇春、胡惟庸、宋濂、蓝玉等人物。灭了元,废了宰相,太多可以说的了。
朱允炆,建文,老朱的孙子,也是个不错的皇帝,只可惜削藩引火烧身,身世成谜。
朱棣,永乐,雄才大略,和他爹一样是将帅之才,靖难之役,修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打漠北等,设内阁。只记得有方孝孺。
朱高炽,洪熙,很善良,此时有三杨。
朱瞻基,也是好皇帝,休养生息,与其父形成仁宣之治,爱斗蛐蛐。
朱祁镇,正统,”大明战神“,宠了宦官,土木堡之变,很有人格魅力,而后夺门之变。废除了殉葬。此时有扶大厦于将倾的于谦。
朱祁钰,代兄救国,正确选择了于谦,北京保卫战。
朱见深,成化,有万贵妃,一开始还可以,为于谦平反。后来不行了。
朱祐樘,弘治,非常好的皇帝,一夫一妻,和隋文帝很像。英年早逝。
朱厚照,正德,不论如何,我觉得他不是好皇帝,没孩子
朱厚璁,嘉靖,可惜的是,他只知炼丹,不是好皇帝。有杨廷和、乱臣严嵩、徐阶等。
朱载垕,隆庆,此时有徐阶除严嵩,北李南戚
朱翊钧,万历,有张居正,很好,亲政后,不好,北方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是明朝在位最长的皇帝。
14、朱常洛,泰昌,看重了杨涟,红丸案。
15、朱由校,天启,木匠,有魏忠贤,汪文言,杨涟,努尔哈赤乘机攻占沈阳
16、朱由检,崇祯,1627年即位,在位17年。
思宗,光宗第五子。即位后,诛杀魏忠贤,颇为勤政,勉力振作,无奈积重难反,各地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又崇祯性多疑,刚愎自用。终于在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在景山自缢身亡。时年35岁。死前于兰色袍服上大书“勿伤百姓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