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古典老师的得到专栏“超级个体”正式上线,作为古粉,当然第一时间给予了支持,199元包养古典365天,一次就6毛钱,确实是性价比很高。在古典陪伴的这10天,也有很多的感悟。
1、终身雇佣结束,联盟时代到来
过去的几十年,终身雇佣是中国社会的常态,当你加入一家单位时,意味着你把自己的终身托付给了单位。作为回馈,单位会负责培养你,安置你的生活,甚至帮你介绍对象,管你的生老病死。个体作为相对弱势方,总是在企盼着组织的关怀。
几年前,国内著名IT企业大规模裁员,员工一篇《公司不是家》的长文引发了业界的讨论,他说:“公司不是家,……就是利益关系,千万不要把公司当作家”。对此,柳传志先生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回应说,“一个企业应该遵循的最根本原则就是发展,……因此不能把企业当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是必然的”。而最近备受推崇的Netflix首席执行官Reed Hastings在关于该公司文化的一次著名演讲中也说道:“我们是一个团队,不是一个家庭。”
史玉柱说巨人要赶走“兔子”重塑“狼文化”,一些人感概私企不养老,有人说,每一只狼都终将在跑不动后被当作兔子赶走。然而,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清醒认识的是,公司真的不是家。当那些我们曾经当作家的老国企、老厂子一个个倒闭、消失,我们知道,一个价值交换的联盟时代正在到来。
2、价值交换的联盟时代,个体崛起
抛开人情社会里的你情我意,从职业化的角度看,公司当然不是家,而是价值交换的平台。我们通过个人工作成果的交付,帮助企业完成发展的目标,获得所需的报酬回报。当然,过往这种交换某种程度是模糊对等的。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分工的细化,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个人价值能够被清晰量化。更重要的是,是传统组织中,所有的员工为了公司的(其实就是老板的)梦想而努力奋斗,而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自己的梦想。组织的角色正在变化,组织逐渐成为了个人梦想实现的服务平台。基于这一理念下的“大平台+小团队”新型模式诞生,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LinkedIn领英创始人《联盟》一书中,很好的解释了企业与个人从终身雇佣到联盟这一关系的变化。
Uber平台没有雇佣,但是聚集和服务了数百万的司机,很多人在平台上实现了自由职业者的梦想;
2015年1月,巨人推出“巨人之光”计划,帮助有热情、有创意的员工实现内部创业梦。
2016年1月,在第八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上,阿里巴巴邓明康说,“雇员”消失,人人都是合伙人。
今天,组织和个人不再是雇佣关系,而是战略合作的关系。几个人的小团队完全可以在组织平台上独立创造价值,在组织内部、甚至外部进行价值兑换,并向组织支付平台服务费用。自由市场下,价值也会得到公平的兑换,每个人的价值都将被显现,个体崛起。
3、成为超级个体,我们有三个方向可以选择
在土地、资本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的时代,每个人的价值创造差异很小。然而在高科技时代,个人价值正在被放大,在软件工程研究中,被验证得最多的结论就是对于同等经验的两个不同程序员,在效率和质量上可能会有10倍的差距。这就意味着,要成为超级个体,你需要找准自己的方向,发挥(天赋)优势。而对于未来的职业世界,将会有三类典型的职业赛道。
想象一下,看完这篇文章,你的第一反应是:
觉得这个领域挺有趣的,买了一堆书,花一个周末研究下背后的理论、逻辑;还是想如何把这些信息给身边的人分享;又或是觉得挺有道理的,赶紧思考下自己身边同事朋友属于哪种人?
三种不同的思维正好对应了产品人、媒体人、运营人。产品人喜欢专研,把产品做到极致,就像专注于技术的百度;媒体人想办法让更多的人用上产品,比如认为连接大于内容的腾讯;运营人则考虑如何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像极了阿里巴巴。
你是那种人,在这个赛道上有那些明显的优势呢?
结语,联盟时代,价值交换愈加透明,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将无处可藏,优势模糊的职场人士将遭遇危机,而有想法,又具备明显专业优势的人则有机会成为超级个体。
你想成为哪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