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展闲逛记(1)

2018年8月15日,上海书展开幕。

已经十五届了,每届都乱糟糟的,一哄而聚,一哄而散。印象最深的是刮台风那一届,我从复旦打车,走在四平路上,感觉车被风吹得都打晃,是以S型步伐前进的。那一年令我恨恨的是,狄更斯文集打折,没人要,那么大风雨怎么搬回家啊,后来这书又奇货可居,买不着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年是艳阳天,这是客气的说法,准确说也是蒸笼天。因为去做个节目,我在书展第一天就凑热闹来了。转了一圈,不想买书,还是买了一大包,纯属恶习难改。而且,买的基本上都是玩的书,亦是不务正业。

图片来自李志明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走过这些以及等等区域。在广西师大门前,像是哀悼,想当年他怎么可能仅仅这么大的门面啊,那是新贵啊,而今似乎连套西装都买不起的民企小老板。后浪,好多新书和好书,都没拿过来吗,难道这么快就卖完了?新经典,有自己的看家书,在哪个角落都无所谓了。社科文献甲骨文,气势非凡,到哪里都是几架子,这种成就感,不可想象。上海人民与世纪文景的书,尽管用同一个书号,但是一眼就分出来了,凭什么?装帧。“以文学为生活引路”,谁这么有才写出来的话,那还不是盲人骑瞎马,夜半进沟里啊。

海豚出版社,今天没有去。听说有往年签名书卖,而今年新书并不多,看来,改朝换代的震荡还没有过去了。也谈不上过去,估计在人文书出版方面,这个出版社就此阵亡了。不过,哪一天,我还是要去看看,瞧瞧俞时代哪些书还是漏网之鱼,趁此机会要一网打尽——它们不仅成为历史,还将留在出版史上。

上下两张图片不是我拍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让我心惊肉跳的是这个——“鲁迅还在”,幸好周围像菜市场似的人来人往,不然,脑后还不是阴风阵阵啊。拜托,加个书名号不行吗?这个也敢省啊?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