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封含蓄而真挚的书信
致我永不退庭的当事人
——(2025)兵0701第0227号婚姻存续案结案陈词
亲爱的审判长:
此刻我正穿着你亲手缝补的法袍,左手攥着衣领上的第一颗纽扣,钢笔悬在《关于妻子生日重要性的司法解释》草稿上方。走廊尽头法槌的回响渐弱,才惊觉我们婚姻的质证程序已持续了二十一个春秋。
今天清晨整理2024年的庭审笔录,发现你在六一儿童节用红笔圈出的批注:"被告人再次缺席学校举办的亲子活动。”那些堆积如山的离婚案卷中,我竟是最顽固的失信被执行人。我总说民事调解比刑事判决更需要耐心和智慧,于是你把皱褶的结婚证裱成调解书,在每个结案期限的深夜里静静的等候。
我知道深夜很长,在派出法庭那五年,儿子发烧、父亲生病、母亲手术,你从不在深夜里和我联系,独自默默的安顿好一切。于是,至今,我的父母渐渐习惯了给你打电话,你从不为自己的付出辩护,只是你转身时飘起的几缕白发,比任何辩护意见都更让人采纳。原来我最难的判决,是一位法官妻子不得不兼任丈夫的品格证人。
法警送来你落在休息室的记事本,泛黄纸页上记满:“下周二去医院给爸爸拿药”、“宝宝今天要值日,19:00结束”。这些本应由我承担的连带责任,被你独自写成单方承诺。最高法的指导案例里,从无这样沉默的履约典范。
回望数十年间处理的离婚案件,如果问我爱是什么,婚姻的本质是什么,我曾在一份不予离婚的判决书中写下:“婚姻没有天作之合 …希望夫妻间能更多的包容、理解、陪伴和支持。” 人世间这么短暂,相遇、相知、相守,一秒也好,一生就好。我想,今年的生日礼物,是最高院批复的第227号文——《法官配偶陪伴义务强制履行令》。明日朝阳升起时,请允许对我宣判,将余生所有自由裁量权交予你专属管辖。
随信附上新的合议庭组成建议:
审判长:你
人民陪审员:我 儿子元宝
书记员:一生时光
此致
婚姻的终审法庭
永远在补正裁定的审判员
于2025年法庭第27号月光下
附:第1组证据——2012年婚礼录像带修复完成;
第2组证据——2004年草莓园5号宿舍楼记忆中的青丝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