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我不相信勤劳致富,我只相信认知致富”导读
人生一切苦恼,都来自于认知不足。
1,理解比接受重要。
达到“理解”的步骤:①你和TA接触的目的是什么,你的反应是否会偏离你和TA接触的目的?②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TA为什么这样做,TA是怎样的人?③决定是否“接受”。
总结:接不接受不重要。对状况正确的理解,才会产生正确的解决方案。
补充:在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之后,在接受与否的决定之前,需要心平气和的沟通作为桥梁,从理解抵达接受。
2,选择比努力重要。
在原有方向上“努力”,不用思考;而做“选择”考量的是审时度势的能力,需要面临来自不确定性与风险的煎熬,其实更辛苦。不要用盲目的努力掩盖思考上的懒惰
3,行动比思考重要。
作为上一条的补充:不要让对细节过多的思考延误对整体机会的判断和把握。当朝着选择的大方向走出第一步时,就会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行动,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试了。
让身体快于头脑,提升人生效率。
4,输出比钻研重要。
与“输出倒逼输入”同理。学习的四个境界:
①信息摄取(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大多数人停留在“转头就忘”的层次)
②逻辑理解(需要回味梳理)
③消化吸收(需要融入自己现有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
④加工再造(通过输出,检查是否深化理解并真正吸收)
5,效率比得失重要。
做事情的有效方案,通常不是唯一的。有进展,比卡壳停滞重要。不要纠结是否完美,抓住主要矛盾:是否完成任务。
6,见识比知识重要。
见多识广:能帮助人从不同的事物中提取出共性和不同,有助于解决现有知识边界之外的事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遇到任何情况都能够快速理解和判断。
知识则代表解决知识边界内的问题的能力。
7,资产比收入重要。
资产泛指能够产生积累,并带来持续收益的事物。
题外话:手里握的现金不是资产,若将现金转换成房产,这才是资产,因为房产可以保值,可以出租,从而产生持续收益。同理,将现金投资于健康,投资于个人能力提升,都会变成资产:健康的身体,会带来身心愉悦的持续收益;能力的提升,会带来收入增加的持续收益,这就形成了正向反馈。
8,lollapalooza原理。
由巴菲特的合伙人查理芒格创造,指的是通过多种学科的知识去交叉判断同一件事情,往往能够得到最精准,最有价值的结论。
多学习专业之外的知识,遇到事情听听不同专业的人的意见,用多种视角共同判断一件事物,精准度就增加了许多。
巴菲特和查理芒格利用经济学、经营管理、财务、误判心理学交叉,判断可口可乐股票的巨大投资价值,十年赚了十倍。
9,活成“人干”比活成“人精”重要。
“人精”八面玲珑,需要持续不断的寻找新的利益点,才能维持收益。
“人干”拥有满脑子的人生干货,总能找到做事的关键点,用很少的工作时间换来很大的价值,这样能够更快地积累足够多的可以持续变现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