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让你换一种方式学数学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课程内容是用思维导图学数学,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课程分为三大块内容:认识思维导图,数学式思维导图的模式,结合案例讲思维导图在数学中的运用。

    首先我们来看思维导图,它是大脑的使用说明书,它是一种发散性思维工具,不只运用于预习、笔记、作文、复习等学习,也能运用于时间管理、计划安排及活动组织,可以提高效率,激发思维创造,提高思维品质。

    数学思维模式包括:整理,顺序,概念,转换,抽象化,具体化,逆向思维,数学美感,它是发散思维,从多个方向进行联想,求异式的思考,同样一个问题,想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得到不同的结果。其特点是:流畅性,独特性,多感官和变通。

第三块内容,用案例来分析思维导图在数学上的运用,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预习,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总有得过且过的心理。还有些想预习,但没找到预习方法,不知从何下手。而用思维导图来预习可以让我们思路清晰、目的明确、可操作性强。具体预习步骤:先拟定预习提纲(从概念、定理、公式、运用、重点、难点)入手。认真阅读深思(泛读,了解大意。精读,发现问题。研读,解决问题。)最后完成预习思维导图(提纲、重难点、对比)。

案例二是聚焦知识点,对于重点、难点,通过说、写、画、生活中的运用及发散性的拓展延伸,加深理解和运用。以两位数乘法为例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口算乘法,估算,笔算,运算规律和相关公式。

案例三整理错题,一般一单元或一个知识点为一主题进行整理错题。错误一般会出现在三个方面:概念(读法,口诀);计算(错看加减乘除符号,没方法);解决问题(缺少步骤,审题不明,没有思路)。

总结:

今天的作业完成比以前快了不少,中心图案简单但主题明了。第三块内容案例我分成三个分支,这样,版面更好设计一些,所以有5个一级分支。整体看来,下方两个分支内容少一点,显得松一点,上面三个内容多一些,相对紧密。颜色很丰富,线条的层次感有呈现,从属关系更清晰起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